北京、上海、厦门、大连,内地传统四大马拉松赛事自不用说,已经成为金牌赛事,在赛事服务等方面属一流,推荐参加。其他地区的马拉松赛如何选择,本报记者用另一只眼带你梳理一下2014年的43个国内马拉松赛。
就近原则
如果你身在上海,那恭喜你,除了今年年底的上海国际马拉松外,你的身边已经被马拉松赛包围。
在公布的拟定赛事计划中,苏浙两省有杭州、苏州、无锡、扬州、高邮5场马拉松赛,对上海的马拉松爱好者来说,是性价比很高的赛事。
和国内其他城市相比,这5座城市距离上海相对较近,大部分城市和上海之间的高铁车程在两小时以内,这一来可以减少选手的旅费支出,二是减少马拉松爱好者的舟车劳顿,增加休息时间,提高跑步时的愉悦感。
对于一场马拉松赛来说,天气和路线也十分重要。苏浙的这5场马拉松赛,在春秋两季举办,对选手取得好成绩有帮助。此外在风景如画的城市中跑步会减少选手们疲劳感,是不可多得的人生体验。
半马起步
如果认真分析2014年全国马拉松拟定赛事计划会发现,有近四分之一的马拉松赛是半程马拉松。这些比赛遍布全国,包括苏州金鸡湖国际半程马拉松、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苍山国际半程马拉松、昆明高原国际半程马拉松等。
近年来,马拉松热带动了马拉松赛井喷式出现,越来越多的长跑爱好者加入马拉松大家庭。但没有人一口能吃成胖子。马拉松是一个讲究科学的运动,尤其对于刚刚起步的长跑爱好者,如果想尝试跑42.195公里的全程马拉松,至少要有8个月以上的系统训练。而21公里的半程马拉松是参加全程马拉松的阶梯。如果你的目标是跑全程马拉松,不妨先去参加三四个半程马拉松作为铺垫,益处多多。
当然,一般全程马拉松赛都设有半程组的比赛,但像扬州鉴真国际半程马拉松已经是国际金标赛事,办赛服务水平、赛事路线等方面有保障,是很好的选择。
挑战极限
挑战极限,探索身体里未知的潜能,这是成熟马拉松跑者的追求。在拟定赛事名单中,福州有12小时超级马拉松,贵州有环雷公山超100公里跑国际挑战赛,都是挑战身体极限的比赛,参加这类比赛需要坚强的意志和一定的马拉松基础。
上海交大医学院徐立明老师参加过20多场马拉松赛。下周,他将去挑战香港100公里越野赛。“超长马拉松对参加者身体素质要求高,需要跑者有一定的长距离跑比赛和训练经验,而且赛事沿途如何补给都很有讲究,初跑者不能轻易尝试。”
如果说,一种极限是长度,还有一种极限叫高度。比如,今年8月在西藏林芝举办的喜马拉雅山地马拉松。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如果参加这类比赛,建议选手提前抵达赛地,适应气候,比赛时根据自身的情况调整速度,不能逞强,如果遇到不适,应立刻放弃比赛。
还有一种比赛拼的是强度。今年5月17日是大连国际马拉松比赛日,次日举行营口鲅鱼圈国际马拉松。两个赛地都在辽宁,城际之间有高铁,交通方便。已经有痴迷的长跑爱好者打算连续两天挑战两场马拉松,也是一个不错的经历。但同样建议这样的马拉松挑战者,在保证身体能够承受的条件下,再进行尝试。 本报记者 钟喆
【相关链接】
中国马拉松演进史
■ 近年马拉松赛事:2010年12场,2011年22场,2012年33场,2013年39场、2014年43场。
■ 中国马拉松第一次:1957年12月,来自安徽的煤矿工人张亮友和他的队友们,在合肥跑完新中国体育史上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
■ 1959年,中国将马拉松赛跑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 1981年开始举办北京国际马拉松赛事,这是内地首个城市马拉松赛事。至于中国香港,第一个由香港业余田径总会主办的马拉松赛,于1969年在元朗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