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本版列表新闻
经济评论员马光远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投资环境~~~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济评论员马光远解析十八届三中全会后投资环境
理解经济新周期须思维大转换
鲁雁南
■ 马光远谈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周期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本报记者 鲁雁南

  人物简介

  马光远,1972年生于甘肃,经济学博士,经济评论员。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学术研究主要在宏观经济、产业政策、金融与房地产等方面。现兼任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特约评论员,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同时还是《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新京报》等多家报纸杂志的专栏作者。曾获南方人物周刊年度“中国骄子青年领袖”称号。

  记者印象

  微博“@光远看经济”拥有“粉丝”近68万人的马光远,站在演讲台上,言语朴实谦和,却充满自信。深入骨髓的乡音,不经意间冒出来,结合着直言不讳的“冷幽默”式评论,常常引来听众会心一笑。无论是微博上直斥任志强不承认房企欠税是“赤裸裸的无耻和装傻”、调侃“经济学就是一门把简单道理复杂化的学科”,还是现实中一身正装发表演讲,敢讲真话、颇接地气的“马氏”风格一以贯之。

  青年经济学家马光远日前来沪作主题为“新机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投资环境解析”演讲时,开场即给出如何理解未来中国经济10年、20年发展走向的三个关键词:新改革、新机遇和新周期,并特别强调:要抓住新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必须正确理解中国经济的新周期,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个人认为应该用一个新的思维、新的视角去理解”,马光远随即在短短1小时的演讲中,为听众指出理解“新周期”时需要的四个“思维大转换”。

  增长速度 低速增长将持续好多年

  “在经济转型与速度之间寻找平衡点”

  首先是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速度的思维转换。马光远说,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中国经济进入了换挡期,从以前的高速增长进入中高速增长阶段。

  在他看来,李克强总理上任以来,最重要的一个主题就是为中国经济缓慢减速做准备。“我们看到他从去年一季度到三季度,一系列的表态都在讲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经济要减速,到第三季度数据公布以后,他在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明确指出中国经济按照以前的高速度进行增长已经不可能了,提出了一个在经济转型跟经济速度之间寻找平衡点的观点”。马光远推荐大家都去网上看一看去年10月李克强总理在中国工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主讲的那堂经济学“公开课”,“70多分钟的公开课讲得非常好,体现了他的水平,提出了中国未来经济增长速度的核算,即如果中国经济每年要增加1000万的就业人口,中国经济的最低增长速度应该保持在7.2%。”

  马光远认为,未来,中国要在一个相对低速增长的环境里持续很多年,但“如果是有效益有质量的增长,那么你自己的感受应该比8%以上的增长要好。”

  流动性 货币驱动增长的历史将结束

  “2014年的主题词就是‘钱’”

  第二个思维转换针对流动性。“过去10年、20年全球都在发货币,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相伴随的也是比较高的货币发行量,但这个情况将要改变”,马光远预言,2014年的主题词就是“钱”。

  马光远认为,今后“钱会越来越值钱”,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要收货币,美国一旦收货币,全球流动性过剩的基本面会结束,转折点就会到来;二是人民银行被动收缩货币,新兴市场从资本的流入国变成流出国的话,我们有相当一部分资金会流出去,我们的钱也会紧张起来,人民币也会值钱。”为此,他建议,企业要管理好自己的流动性,不要把所有的钱都投出去,个人也要管好自己的钱,“这个建议一定要记住。”

  “很多人认为美国收货币对中国影响不大,我个人认为影响很大,大到什么程度,大到这半年的时间里面,我们参加很多的研讨都得不出结论”,马光远列举去年美国作QE(量化宽松政策)退出表态以来国际资本进入中国的基本情况:“5、6、7三个月非常明显,5月份伯南克表示QE要退出的时候,净流入中国的资金是84亿美金,6月份是零,7月份是负的,这个非常明显。”

  红利转换 最需要避免人口负增长

  “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辙”

  对以往熟悉的各种红利,在新周期下也要有一个思维转换。马光远认为,未来,中国3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的人口红利、环境红利、产业初始发展红利等一切红利可能都将消耗殆尽。特别是人口红利,2010年以来,中国人口结构一个非常重大的变化不是高工资、不是民工荒,而是来自中国官方的人口统计——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表明,从2010年开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呈下降趋势,不是增长速度下降,是人数绝对下降。

  “这个情况跟2000年时的日本是完全一样的”,马光远说,我们老在提醒自己“不要重蹈日本的覆辙”,那么日本最大的覆辙究竟是什么?个人认为,中国最需要避免的是人口负增长,“关于人口转折点,大家说法不一,但是很快就会到来。当我们以前的经济发展一切红利不复存在的时候,我们怎么发展?这是一个大问题。”

  风险转换 已真正进入风险释放期

  “最大的风险还是房地产风险”

  在马光远看来,中国社会、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一个真正的风险释放期。以前谈到中国经济发展的矛盾、发展的问题时,都是个别的、零碎的,但是现在中国经济整体进入了风险期,“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了6项工作,其中3项是防范风险,第一项粮食安全,第二项产能过剩,第三项地方政府债务,这是前所未有的。”

  马光远认为,2014年开始,中国过去30多年发展积累的风险将全面凸显,地方债务风险的背后是房地产风险,所有的风险里面最大的风险还是房地产风险,因为中国房地产过去多年基本的推动力,一是货币推动、二是需求推动、三是收入拉动,这三架引擎未来都可能会出现问题。“所以未来谈到机遇的话,我们事实上是在风险里面找机遇,对新改革、新机遇,必须用新的经济周期来进行理解”,尽管马光远演讲时大部分时间都在讲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但他还是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的投资环境表现出信心:“创造新的黄金十年,我觉得是可以期待的。”

  个人观点

  两个99%

  提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和《决定》先后发布所产生的截然不同的反响,马光远以两个99%来说明——普遍认为没有提及改革亮点的《公报》发布后,他让助理给100多位民营企业家打电话,问他们“还打不打算移民”,99%的人答案是肯定的。

  几天后,被认为“亮点超出预期”的《决定》全文公布,他又让助理给那100多位民营企业家打电话,问了同样的问题,99%的人回答“暂时不准备移民了”。马光远总结:这说明我们党中央做出什么样的改革举措,拿出怎样的魄力,决定了每个人的选择。

  新“四化”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六个领域提出了全面改革的口号,总共60多项任务,马光远将之概括为新的“四化”:

  ■ 经济社会全面去行政化,最核心的命题就是在经济上提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上起决定性作用,这是最大的亮点,也是最大的难点;

  ■ 企业改革去身份化,通过混合所有制本身淡化身份,营造平等主体;

  ■ 城乡一体化,特别是提出在土地生产要素,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等方面要实行城乡一体化;

  ■ 司法去地方化,把法院、检察院与地方进行人事、财产等方面脱钩,保持国家司法权力的统一。

  “傻子”和“骗子”

  针对一部分人认为中国经济未来还能以8%以上的速度增长20年的观点,马光远直言,作出这个判断的是“骗子”,如果相信这个判断就是“傻子”。

  他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以一个直线的速度一直增长下去,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长度都已创造了历史,是奇迹。中国经济未来增速低于8%很正常,好坏的标准不是8%。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08版:201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特别报道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民生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早间点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社会与法
   第A26版:特别关注/社会与法
   第A27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8版:东方大律师/社会与法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新股聚焦
   第B04版:新股聚焦/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8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金融天地
   第B12版:房产在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创业钱途/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6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7版:家庭周刊
   第B18版:女性世界/家庭周刊
   第B19版:家庭周刊/花鸟虫鱼
   第B20版:上海人家/家庭周刊
   第B21版:现代家居
   第B22版:实用谋划/现代家居
   第B23版:现代家居/我的经验
   第B2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25版:好吃周刊
   第B26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27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8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9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30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31版:好吃周刊/美食地图
   第B32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妆容
   第C04版:珠宝
   第C05版:珠宝
   第C06版:珠宝
   第C07版:现场
   第C08版:星潮
理解经济新周期须思维大转换
新民晚报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B02理解经济新周期须思维大转换 2014-01-10 2 2014年01月1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