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色彩向来有一种象征意识,比如黄色象征权力和地位,黑白象征着肃穆与郑重,而红色向来代表着喜庆与吉祥。对于每一个中国人来说,过年恐怕也是与红色分不开的,鞭炮外衣是红色的,窗花和灯笼也是红色的,就连新衣服也多会挑选红色的来穿,细节之处无不宣示着要“红红火火”。
古镇水乡相信对江浙一带的人们来说都不陌生,平时去享受一下传统风情也很令人愉快,但是在过年前后去古镇,则别有一番风味。比如很多房子门前都挂出了自家腌制的腊肉、火腿,人们似乎还严守着过年的规矩,样样细节都不放过。最令我感到印象深刻的自然是家家户户门前挂着的大红灯笼,无论天南地北,各地的过年习俗中都免不了“红灯笼”的登场,无论是点蜡烛的纸灯笼,还是现代的电子灯笼,门前檐下有了这一抹红,年味自然也就出来了。
在古镇,我隔着玻璃,看到对面人家沿着河岸挂着的灯笼在绵绵细雨中变得模糊,思绪顿时有些“穿越”了,仿佛隔着玻璃和细雨,看到了儿时在乡下老宅里,小孩儿跟在大人后面学包汤圆、学剪窗花、学扎纸灯笼的情景。于是,我举起相机,试图将这样的联想记载下来,但仅仅这样似乎还不足以赋予观者朦胧的想象,于是我又为它加强了玻璃扭曲后期处理,使画面看起来更有架上绘画那样的构图效果,借此来加强近似油画创作般的印象。
拍摄和制作这幅作品,主要是为了追溯我们这一代人记忆中的年味,那样热火朝天的节日喜庆如今基本上也只能在脑海中进行回想了,因此模糊真实的古镇场景,归根结底是为了利用真实来传达一种更抽象的思考。传统文化会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改变,现有的传统或许将来也将消失,但传统印象却还会不断在民族文化中传承下去,我希望这件作品也能为传达传统印象而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