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迎来升温
告别贺岁档、春节档、情人节档的激烈拼杀,3月、4月份的影市进入传统意义上的淡季。但记者就目前粗略统计,发现今年已定档或计划在3月上映的电影已有20部,4月暂有6部,类型涵盖武侠、喜剧、科幻、爱情等类型。上映以国产片为主,引进的电影,也以中小制作居多,大片相对较少。比较引人注目的外语片,包括3月7日将上映的3部风格迥异的作品:法国著名导演吕克·贝松自编自导的黑帮惊悚片《别惹我》、主打亲子教育、爆笑减压的好莱坞动画长片《火鸡总动员》,以及史泰龙编剧、杰森·斯坦森主演的《家园防线》。3月14日,迪斯尼根据游戏改编的真人版电影《极品飞车》即将上映。国产片方面,由陆川监制、张静初制片的都市爱情轻喜剧《脱轨时代》;由陆毅、何润东、翁虹等主演的魔幻动作片《英雄之战》;由梁家辉、郑伊健、陈慧琳、曾志伟等加盟的爆笑侦探喜剧《盗马记》等,都是被诸多院线经理看好的片子。此外记者获悉,好莱坞帅哥乔治·克鲁尼自导自演的二战夺宝片《盟军夺宝队》,以及好莱坞呆萌动画长片《天才眼镜狗》都有望在4月引进。
市场带动需求
时尚今典副总吴鹤沪告诉记者,以往每年的3、4月份是传统影市淡季,被形容为“倒春寒”。经过了春节档、情人节档的消费旺季,中影、华谊、博纳、光线等国内主流片商,包括好莱坞6大影视公司,其出品的大片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档期上映,而是留到暑期档、国庆档、贺岁档等热门时间段推向市场。但记者查看了历年来的3月电影排片表后发现,从2010年开始,“倒春寒”现象有所改观,片源逐年增多,但仍以进口影片(批片)为主。“像今年这种国产片扎堆的现象倒是不多见。”吴鹤沪说。
资深院线人士高军认为,这主要是因为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红火,观众需求较之前大增,因而传统的冷门档期也成为片商追逐的焦点。记者查看票房数据后获悉,今年市场上的中外大片一路势如破竹,虽然刚到2月中下旬,但截至昨日零时,全国已有10部影片票房冲破亿元大关,速度创历史之最。截至目前,2014年的中国电影票房已接近45亿,超过了2008年的全年总和。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接近50%。高军分析说,今年3月、4月淡季,票房肯定会超过往年同期。随着电影质量的提高,淡季影市将会进一步得到改观,“但是如果要在扎堆上映的同期影片中分得蛋糕,关键还是要看质量。”
开拓票房空间
博纳影业发行人士孙静姝表示,“现在中国电影市场太火爆了,如果一年里只有春节档、暑期档和贺岁档,那真是不够制片方们分的。”近年来提高了国外分账片和批片的进口数量,加上港产片的复苏,令内地影市片源不断增加。但国产中小片如果挤在暑期、元旦等热门档期内上映,很有可能成为大片炮灰。因而除了新开辟的“国庆档”“五一档”两个小长假之外,近几年被片方拿来大做文章的还有那些中西方节日。
资深影片发行人朱玮杰认为,大片相对较少的淡季确实是国产中小片出击的有利时机,在市场尚未完全饱和的状态下,可以开拓出自己的票房空间。“档期只是影响票房的众多因素之一,片方能根据自家电影的特性,合理判断市场,那么选择任何档期都有可能在竞争中取胜。”朱玮杰说。 本报记者 张艺
相关链接
内地春季影市逐渐形成了“混战局面”。2月底3月初,将有《机械战警》《火鸡总动员》《别惹我》《极品飞车》《盗马记》《催眠大师》《英雄之战》等多部进口片和国产片上映,与此同时,《雪国列车》《美国骗局》《极速风流》《盟军夺宝队》等多部国外口碑作传出过审消息,准备在四月进入国内上映。业内人士表示,往年此时是传统影市的淡季,而随着国内电影市场的逐年发展,淡季也迎来了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