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育中学 初一(1)班
故乡的桥,朴素雅致;故乡的河,清清淡淡;故乡的人,热情好客……每个人对自己的故乡都会有不同看法,或悲怆或怀念,当然,大部分应该属于后者吧。
在我的脑海中,故乡的小路是与“童年”绑定,硬扯也分不开。
我清楚地记得,童年时期,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小路上度过的——青石砾的地面上,裂缝处长了漂亮的野花杂草;路边是大树,在曲曲折折的小路上,歪歪斜斜地伸出长长的枝丫;灰褐色的枝杈横纵交错,愈显枯老,愈觉幽苍。
经常到了下午,我搬了个小凳子放在小路上,在路上便可坐一下午。裂缝口,蚂蚁们忙忙碌碌地爬进爬出。有风的时候,风拨动着树枝,叶子便会发出“沙沙沙”的声音,对“树影婆娑”又有了别样的体会。到了春天,路边还会被栽上颜色各异的花朵儿,那么淡雅娇嫩,使得我都不忍心摘下来——它们看上去被人类的手一碰就会枯萎似的。尽管这不是在乡下,但还是能感觉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梦幻意境。
这就是我的故乡,这就是我故乡的小路,没接受噪音与污染的“熏陶”,不曾被工业开发,是属于我的、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是朴素纯净得可以净化人们浮躁心灵的宝地。是我的故乡。
然而这终究还是变了。
去年回家时发现,大树没了,取而代之的是“节省路面”的小苗;裂缝没了,被铺上了柏油,蚂蚁们又得另寻去处了……
故乡的小路呵!我真正的启蒙老师!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干净做人,如何像蚂蚁与蜜蜂一般友好待人,如何像蜂鸟和乌鸦一样学会感恩。故乡的小路孕育了这些生命也孕育了我。
故乡的小路,我的童年,沉睡在我的记忆深处,随时都能醒来再高歌一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