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费男子没穿制服
吴先生说,大年初五晚上他带着孩子到豫园看灯会。正值春节,周边车位紧张,几个停车场都已“客满”。正当他在昼锦路、河南中路附近兜兜转转找车位时,一名40岁左右的男子在朝他招手,示意他停到人行道上。吴先生说:“我当时只觉得车位宝贵,没想太多,也没注意到他没穿制服。”男子称,这里停车两小时30元,还能提供发票,吴先生便付了钱,当晚也没发现异样。
然而前几天,吴先生上网查询自己的交通违法记录,却惊愕地发现,2月4日晚上他有一条违法停车记录,罚款200元。“我明明交了停车费,而且那天晚上车窗上并没有发现罚单,太奇怪了。”之后,他再到附近询问,才得知原来昼锦路上有不少私设的停车位。一旦交警贴条,他们就立刻撕掉,神不知鬼不觉。
私设车位招揽生意
昨天下午,记者驱车来到豫园附近。昼锦路、河南中路路口,记者的车刚一拐弯,就看到一名短发中年妇女站在车行道上,不断打手势,示意记者往人行道上开。“这里停车费怎么收?”“一个小时20块钱。”“交警会来贴条子吗?”“怎么会,这里停车都好几年了。”“有正规发票吗?”“有有有。”“那你们怎么不穿制服?”对方不再作答,只是指挥记者倒车。
记者观察后发现,其实昼锦路上有不少正规车位,马路边、人行道上都划有停车格,并配有五六个穿着制服的管理员。只有路口附近一段约50米长的人行道不允许停车,却“寸土寸金”被开辟成私人停车场,分别归属于三个中年妇女和一个老伯,每人占据着五六个车位。只要有车经过,他们就会热情地上前招呼,奔前忙后地指挥。
采访中,一位停在正规车位里的车主戴先生说:“我刚才看到这些人拿的发票不是整本的,而是零零散散的,估计是问别的司机收来的。我感觉不对劲,立刻就开走了,现在看来是明智的。”
月入上万神出鬼没
如此猖獗的私人停车场也令周围的正牌管理员头疼。“正规车位20元能停两小时,比私人的便宜一倍,但他们会冲到马路上招呼别人,我们不这样做,很多人不明就里地上了当。”附近一位穿制服的管理员说,其实这些“山寨”收费员就是住在旁边的居民,当初道路拓宽时,沿街住房前多出了一片空地,他们便相中了门前宽敞的人行道,做起了一本万利的生意,经常能月入上万元,之前已经有不少人和吴先生有相同遭遇。“乱停车不归城管管,交警主要处罚违法停车行为,交通管理部门平时主要管我们这些正规军。而且这些‘山寨’收费员就住在附近,神出鬼没,很难取证。”
为此,记者致电黄浦区建交委,工作人员称此处私设车位确实由来已久,但难以禁止。接到举报,区建交委下属静态交通管理所工作人员会前去调查处理。同时,他提醒市民,停车时要认准穿制服、戴帽子、胸前挂吊牌的停车管理员,不要轻信“野路子”。
本报记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