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蒙蒙细雨中,潘石屹在上海体验了一把骑车出行。但是,短短三公里多的路途中,他却遇到6道对骑车“不友好”的路段。
而这样的囧途对上海不少骑车上下班的工薪阶层却是常事。为此,上海市去年10月出台的《清洁空气行动计划(2013-2017)》曾提出,鼓励绿色出行,加强步行、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
扛车过天桥
单行道、路边停着小轿车、没有非机动车道、扛车过天桥……
“小马路,有风味。空气清新,适合骑车。”从北京雾霾中逃脱出来的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骑行的心情很愉快。
从合肥路马当路到延安中路陕西南路,昨天下午2点半,戴着蓝色绒线帽的潘石屹骑车出发。据了解,这是潘石屹第一次在上海骑车,由于道路情况不熟悉,以及道路设置方面的问题,途中走了不少弯路。
在复兴中路马当路,潘石屹准备左转,却发现复兴中路是单行道自行车不能西行。于是潘石屹继续北行。这一路上潘石屹一共遇到了三条单行道,除了复兴中路,还有瑞金二路和陕西南路。
在南昌路瑞金二路,潘本想右转一路北上,瑞金二路非机动车只能南行,潘只能继续顺着南昌路西行,稍微绕了一段路后从茂名路北上。
南昌路就是潘石屹口中典型的“小马路”,但是小马路让他感受到海派风味的同时,却也让他见识到了对自行车的“不友好”。南昌路路边停着的自行车和小轿车,常常让潘石屹不得不与机动车混行。
除了单行道给这个第一次在上海骑车的外乡人带来的困扰,一些完全没有非机动车道的路段也让潘石屹兜了圈子,这其中包括淮海中路和延安中路。
潘石屹从茂名南路一路骑到延安中路,却发现延安中路压根就不能骑自行车,只好走回头路骑到巨鹿路再转投陕西南路。
在陕西南路延安中路路口,目的地近在眼前,潘石屹却遇到了此行最大的挑战:没有过马路的通道。最终,年过半百的潘石屹只能扛着自行车,从人行天桥过马路。
总在“找借口”
“空气一旦好转,骑了两天自行车,总会觉得骑车麻烦,有时候会给自己找些借口,天气冷、路程远等。”
作为骑行爱好者,潘石屹准备用车轮试探上海骑车出行的友好度,而在去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他也做过这样的试探。
“其实好多人,包括我在内,有些事情一旦过了就会忘了。这两天北京空气污染的时候,我常常在想,这个空气污染过去了,我就再也不开汽车了,就要骑自行车,可是等到空气一旦好转,骑了两天自行车,总会觉得骑车麻烦,有时候会给自己找些借口,天气冷、路程远等等,还是决定开车出门,所以空气污染这 个问题还是要从每一个人来做起。”潘石屹对早报记者说。
骑行有需求
潘石屹骑自行车是“体验”,但很多上海的工薪阶层则有着骑车出行的实际需求。
郑欣从小就是骑行爱好者,参加工作后坚持每天骑车上下班。郑欣向早报记者表示,现在上海的骑车环境越来越差了。
郑欣住在浦东新区长青路,公司在南京东路。每天早晨8点,郑欣会从家里出发,经过大约50分钟的车程,到达浦东南码头渡口,“渡轮基本10分钟一班,碰到人多的时候可能还要等几班。”
经过15分钟的摆渡,渡轮抵达浦西董家渡渡口,下船后郑欣还需要在小弄堂中骑行20分钟才能到达公司,整个过程一共花费一个半小时。郑欣说:“最近的线路应该是沿着中山南路直接到公司,但是中山南路禁止骑车,所以我只能从小马路中穿行。”
其实郑欣如果乘地铁上班只要花1小时的时间。但郑欣表示,早高峰的地铁车厢挤得难受,还是骑车舒服,既环保还能锻炼身体。
郑欣坦言:要带着自行车过江真的非常麻烦,地铁上也不允许携带自行车,只能通过摆渡船。他说,上海中心城区的自行车道已经很少了,还有很多车道被违规停放的机动车给占据了,给骑车人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除了过江不便之外,停车问题也时常困扰郑欣。南京东路上有一些非机动车停车点,但是没有专人看管。郑欣感叹:“工作两年来我就被偷过两辆自行车。” 东方早报
(严昊 邢礼诚 李继成 姜丽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