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香岭
寒香岭位于探香湖西北,以真梅种系的朱砂、宫粉、玉蝶型为主构成赏梅区。
出典于近代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题墨梅》:“天寒岁暮漫伤神,大地心终见复阳。留得梅花风格在,空山洒墨作寒香。”
主要景点:1.楚梅阁2.晋梅亭3.冷艳芳径4.骨红驿道5.红香驿道
■ 楚梅阁
楚梅阁位于西岭——寒香岭北坡,为3层阁形式的建筑,是全园的制高点,可同时容纳百人登高,游客最高可上至第2层,届时登高可望尽梅岭春色,天气晴朗时远眺或有幸可见杭州湾。
楚梅阁以北种植了铁骨红,以南种植了东方朱砂,盛花期如两块艳丽的丝巾在飘舞。其他地方则配置朱砂、宫粉、玉蝶型梅花混种,形成星罗棋布、五彩缤纷的赏梅区。
■ 晋梅亭
闲步晋梅亭,遥望楚梅阁,亭外寒梅暗香频来,这一阁、一湖、一岭、一亭,将林逋《山园小梅》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美妙意境完全地体现在现世之中。
南岭景区
■ 暄妍岭
暄妍岭位于探香湖以南,是以杏梅种系的单瓣杏梅型和真梅种系的朱砂型为主的赏梅区。典出林逋的《山园小梅》:“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主要景点:1.五福栈2.隋梅亭
■ 隋梅亭
暄妍岭花开最早,暮冬时节登上楚梅阁,眺望探香湖南岸的隋梅亭,正是疏梅清影三二点,映衬着残雪寒波。置身隋梅亭,与花、与水、与香气,悱恻缠绵,意味悠长。
东岭景区
■ 春归岭
春归岭位于湖东高坡,是以樱李梅种系的美人梅型和真梅种系玉蝶型为主的赏梅区,东岭南侧是美人梅,美人梅由重瓣粉型梅花与红叶李杂交而成;东岭北侧为以玉蝶型为主的赏梅区。玉蝶型梅花在蕾期,有时花蕾尖端呈浅红色,但盛开时花色变白,洁白素净,花瓣如玉。
由于美人梅是所有梅花中花期最晚的梅花品种,花期三月中旬到四月上旬,待到岭上美人梅芳菲吐艳时,预示着真正的春天已经来临了。典出佚名《咏梅》:“思君吟罢蝉鸣曲,寒梅唱响咏春归。月色朝晖丹心涌,四海为盟满怀赋。”
主要景点:1.唐梅厅2.探香桥
3.胭脂驿道
■ 唐梅厅
唐梅厅位于东陵——春归岭,是集游客服务中心、梅花文化展示中心和游客休息茶室为一体的仿古木建筑,粉墙黛瓦,文静素雅,独具一格。唐梅厅作为承接梅花文化的载体,容纳精品梅桩百余件、盆栽梅花三百余盆、梅花字画和摄影作品等梅花文化珍品在这边全方位展示。
东部景区七道湾
梅园东部,依道路地形,在七处集中种植了七种型的梅花,构成七道湾的景观效果,每道湾均以主型梅花的名称命名。
■ 垂龙湾
该区域展示粉花垂枝、白碧垂枝、骨红垂枝型的10个不同品种和龙游型梅,并且和龙枣、龙桑、龙爪槐等植物种植在一起,形成群龙聚会的特殊景观。又拟艺名:“垂垂汇龙”。
出典于杜甫:“七律”《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东阁官梅动诗兴,还如何逊在扬州。此时对雪遥相忆,送客逢春可自由?幸不折来伤岁暮,若为看去乱乡愁。江边一树垂垂发,朝夕催人自白头!”
■ 绿萼湾
该区域展示飞绿萼和金钱绿萼等绿萼型梅花。淡绿如蜡质般光洁的花,掩映在树梢或者枝干。又拟艺名“梅雪争春”。
出典于卢梅坡“七绝”《雪梅》:“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江梅湾 (香雪海)
该区域展示寒红、密花江梅等江梅型梅花,江梅型梅花花期2月初-2月下旬,个别延迟到3月上旬。江梅开花之时,如海荡漾,若雪满地,故名“香雪海”。又拟艺名“梅海香雪”。
出典于吴昌硕“七绝”《题画》:“十年不见香雪海,梅花忆我我忆梅。何时卖棹冒雪去,便向花前倾一杯。”
■ 宫粉湾
该区域展示人面桃花、素白宫粉、浮牡丹等宫粉型梅花品种,宫粉梅是梅花栽培类型中品种最为丰富的个类型,红颜淡妆的宫粉梅,如少女般婀娜多姿。又拟艺名“逞艳迎醉”。
出典于曹雪芹“七律”《赋得红梅花》:“白梅懒赋赋红梅,逞艳先迎醉眼开。冻脸有痕皆是血,酸心无恨亦成灰。误吞丹药移真骨,偷下瑶池脱旧胎。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
■ 朱砂湾
该区域展示姬千鸟、红千鸟、多萼朱砂等朱砂型梅花品种。朱砂型梅花枝内新生木质部呈淡紫红色,即人们所说的“骨里红”。浓艳如墨的墨梅,朱砂型梅花,似片片朝霞,又像五彩云霞装扮着大地。又拟艺名“红粉丹心”。
出典于明本“七绝”《和梅花百咏》之《胭脂梅》:“浓妆出色染芳林,春入胚胎造化林。非是玉颜凝酒晕,也知红粉有丹心。”
■ 洒金湾
该区域展示多种洒金型梅花,洒金型梅花的小枝黄绿相间、少数枝上还洒有红点,花色以白色为主,但每朵白花上必洒红条或红斑。洒金梅不仅花色奇特,而且大多数花繁密,枝型紧凑,适宜做盆景。又拟艺名“腊尽枝头”。
出典于祝允明“七绝”《题梅花画卷》:“冬来铁杆已张牙,腊尽枝头满著花。香在树间人不识,漫言疏影照窗斜。”
■ 春后湾
该区域展示杏梅系单瓣杏梅型的谷雪、大凑,单瓣型梅和春后型的北京丰后、贵妃、八重杨羽等品种,其特点是枝叶均似山杏或杏.花呈杏花形;多为复瓣,水红色,瓣爪细长;花径大、花色亮且花期长;花期较晚,为2月底到三月下旬。又拟艺名“郝颜相映”。
出典于冯子振“七绝”《梅花百咏》:“郝颜相映小桃红,赖有清香辨异同。夜静鼓琴花树下,自凝身在孔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