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研讨,五项建议拟纳入新一轮更为广泛的研讨议题,其中包括拉开淡旺季门票差价、淡季时间延一个月、 探索发行故宫年票、闭馆前两小时降价、高峰日网约门票等,以期实现全年客流的削峰填谷,最终达到文物安全和提升服务的双赢。具体调整方案则将经过深入研究后并举行听证后再确定。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解释,调整不代表单纯涨价,而是希望通过经济手段均衡淡旺季的客流差别,引导观众错峰参观。“我不建议单纯涨价,很多人大老远来一趟北京不容易,都想到故宫来看一看,我怕涨价会将他们拒之门外。”
单霁翔说,故宫博物院文物环境较为脆弱,但每年却有超过1000万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来到这里,令古建筑不堪重负:“特别是黄金周和暑期,经常日接待量超过10万人次甚至15万人次,但其实每天参观游客在3万人次左右时是最佳游览状态,上限为8万人次。”
近年来,就如何疏导超量观众流,故宫已逐步实施多项举措。如增加售票窗口、扩大开放面积、实行闭馆制度等。但还是时常担忧参观人数过多给古建筑群、文物藏品和观众安全带来风险。“相关数据表明,合理配置参观时间,调整现行票务政策,或将有效削峰填谷。”
至于“门票收入去哪儿了”的疑惑,单霁翔解释,按照《财政部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故宫博物院的门票收入作为非税收入直接上缴国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