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明认为,看待这一问题要有全局观念,改革是主旋律。普惠金融,是让尽可能多的人的金融需求得到满足,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金融是一种可以探索的金融创新。
有人似乎很担心今年互联网金融会“发高烧”。他认为,短时期内的“发热”不用太担心,因为市场配置资源最终将起决定性作用。但是,持续的“发热”恐怕就会出现风险,现在这宝那宝层出不穷,“宝宝们”很吸引眼球。不过,某些“宝宝们”的广告用语有违规之嫌,因为“宝宝”都是理财产品,而理财产品不允许承诺回报。一般而言,银行的理财产品在推出时一定会告知风险。当下,互联网金融企业要在创新过程中力避违规。加强监管迫在眉睫。比如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2月26日出台了《加强出租汽车运营服务管理相关措施》,有关负责人指出“打的软件”改变传统模式,提高了出租车运营效率,但价外加价等将影响公平、公正的运营市场秩序,并提出决不允许损害行业服务质量和运营安全的有关“底线”。任何一个开放性经济的体系,监管必不可少,但监管的细则的出台要及时。互联网金融是新课题,监管部门与企业家都要加强学习。监管的创新模式应当来源于监管部门与企业的对话、调研,不要闭门造车。此外,行业监管可以与企业自律相结合。
本报记者 叶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