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2月18日,上海股市对延中实业、飞乐股份试点放开股价,取消涨跌幅限制,到5月21日,全面放开股价。其实,放开股价取消涨跌幅限制的时间并不长,然而,当时要推出这个举措,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个背景。
沪深股市初期,为了抑制过热的股市,都实施了涨跌停板制度。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初,股票供求严重失衡,为防止投机过度,上海证交所对二级市场交易价格实行流量控制和涨跌停板制度,即规定每个交易日的股价涨跌控制在5%以内,后来又调低到1%,并实行3‰的流量控制。就是说,涨停板要达到一定的成交量才能算。
不过,1991年深圳股市走熊之后,深圳取消了涨跌幅限制,希望通过放开股价让市场活跃起来。但上海当时因为上市的股票太少,供求关系严重紧张,交易所还是采取涨跌停板制度没有放。但是,因为股价长期受涨跌停板的约束、扭曲,市场已经到了几乎没有交易的时候了。
1992年初就在尉文渊出访期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朱镕基于1992年3月18日、19日在厦门开了一次座谈会,请上海深圳两个交易所去汇报两地股市试点的情况,当时上海证交所是理事长李祥瑞去的。在会上有一个内容就是批评上海证交所没放开股价。当尉文渊从美国回来,听说朱镕基批评上海证交所,他正憋着劲,就说:“好呀,咱们就干吧。”
上海证交所宣布从2月18日开始,延中实业、飞乐股份两个股票试行取消涨跌停板制和流量控制,完全放开股价进行自由交易。但是,要进一步放开股价,最大的阻力来自管理层内部,很多人不理解、不赞成、不同意。开始上海证交所跟相关部门的领导一家一家做说服工作,但谈不下来,怎么说都说不通。最后,把尉文渊他们逼急了。
思考很长时间后,尉文渊决定个人冒这个风险。他先在交易所内部和吴雅伦他们几个商量。尉文渊说:“这样子吧,我们再做最后一次努力。如果再不同意,我们自己决定放。”
2 交易所擅自决定
1992年4月13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对股票交易规则作出重大修改:一是试行放宽部分股票的涨跌限幅,从当天起,电真空、浙江凤凰、小飞乐3只股票的限价幅度由1%改为5%;二是各上市股票都取消原来规定的3‰的流量控制办法。其实,这是尉文渊他们瞒着领导所做的决定,是在没有通知任何部门的情况下,突然宣布的。
前一天,尉文渊和吴雅伦两人商量,这事要不要告诉理事长李祥瑞,商量了半天,还是决定不告诉他。告诉了他,他很难表态。尉文渊知道,理事长他内心的态度是同意的,但是老人做事比较稳健。既然人民银行有想法,还是希望我们多做做工作。可年轻人等不急了。尉文渊说:“这事由我来决定,我来做。”他要求大家都别吭声,说:“跟你们没关系,就我一个人决定的。”
4月13日放开股价的前一天晚上,尉文渊反复考虑,他知道这样干,是有很大风险的。于是,就连夜写了一封信给上海常务副市长黄菊和分管副市长庄晓天。在信中讲,放开股价对整个上海股票市场意味着什么,而在这个过程当中,相关部门意见不一,已经做了很多说服工作,但很难做通。可是市场已经到这个地步了,不放不行了。
因此,最终由我个人作出放开股价的决定。如果出了问题,由我负全责。大概的意思就是这样,写完尉文渊就把信送到市委办公厅,通过黄菊的秘书交到市长手里。尉文渊写这封信的目的,其实并不是向领导报告,请示同意放开股价。因为当时市政府不会管具体业务。他只是通过这封信给市领导打一个招呼:我把股价放了,有问题你们找我。
放开股价的消息在4月12日晚上就放出去了,这可是典型的先斩后奏。第二天早晨尉文渊才知道,祸闯大了。李祥瑞跑来,见面就批评尉文渊说:“你荒唐!”
3 领导支持股价放开
那天把尉文渊叫到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开会,他还以为要去接受批评和处分。可是在过道里,办公室姓杜的同志讲的一段话,让尉文渊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他说:“领导表扬了你的动作。”尉文渊说:“什么意思?”他说:“你不知道?”尉文渊说:“不知道啊。”他说:“黄市长有一个批示,批示中对你的做法是肯定的,支持你这个事情的。”原来尉文渊给两位市长写的信,市领导批示下来,表示支持这个举动,尉文渊却不知道。
于是,上海证交所放了一步,再放第二步。4月13日以后,总结了对电真空、浙江凤凰、小飞乐3只股票放宽涨跌幅的成功经验,在5月5日又进一步推出了新的举措。除了已完全放开价格限制的延中、大飞乐及真空B股以外,其余上市股票的价格每日涨跌停限幅统一从1%调整至5%。
1992年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全部取消涨跌幅限制。后来,尉文渊说这个方案不是他做的。按照尉文渊原来设计的步骤是小步快走,不要一下子给市场冲击太大。所以从2月初到5月20日的上证指数只是从300多点起起伏伏上升到617点,几次试点对市场冲击并不是很大,发展都是很平稳的。后来,因为市长批示肯定了尉文渊他们的做法,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步子大了。结果5月20日,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通知尉文渊去开会,决定全面放开股价。
5月21日,上海股市全面放开股价,导致股市暴涨,上证指数从前一天的617点暴涨到1266点,一天就涨了100%,等于把后面的行情预支掉了。随后,6月份就大规模地扩容,随着新股不断增加,股市开始下跌,上海股市进入第一轮熊市。
几年后,1996年12月16起,沪深股市又恢复了涨跌幅限制,直到今天依然实施10%的涨跌幅限制制度。当年的这段放开股价的日子,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次探索,对证券市场的发展是有意义的,不管结果如何,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找到适合中国A股市场的交易制度。(未完待续)
本报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