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股市出现了较大的震荡,并且出现了一些对后市看法的争议,股市的预期也悄悄地发生了一些改变。最典型的是一家著名券商的观点:上涨逻辑被破坏。应该说作为研究机构提供的策略如此分析是合理的,不过,如果从另一个角度来观察我们的沪深股市也是可以得出类似的看法:总市值。
如果你记忆不错,曾经有一篇文章让人们兴奋:《伟大的时代:2020中国股市总市值将超美国》。文章中曾这样描写:美国东部时间2020年4月1日下午3点30分。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一个消息在悄悄传开,根据最新的收盘数据,加上纳斯达克的股票总市值,美国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为33.8万亿美元。这与已经收盘的中国两岸三地的上市公司总市值相比已经少了2000万美元。这样的消息让场内的红马甲颇为震惊,第二天《华尔街日报》推出头版头条“中国雄狮挑战美国牛”。这是2007年的一篇带有“浪漫色彩”的股市分析文章。当时有专家称之为“美丽的梦”。如今,在IPO重启,各方又在动脑筋活跃市场,沪深股市的总市值又开始慢慢“长大”了。2014年1月底股市总市值已经达到23.87万亿元。
如果你知道K线图的画法,也可以画出总市值的K线图,这样就可以借用技术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总市值的变化了。2月17日上证指数收盘为2135点,是近期第一次站上总市值连线的压力线上,说实话,看到这样“突破”笔者还是有点“吃惊”的,因为这是2年来的总市值向上“突破”压力线。更令笔者吃惊的是这种情况竟然持续了3天!直到2月21日上证指数收盘在2116点,总市值的K线图再度回到这条压力线下。
在面对这张总市值K线图,真的有点感叹。在2013年12月4日上证指数盘中触及2260点,也是在这条总市值压力线的“狙击”下后退,并出现较大调整,最近17日到21日股市的做多力量再度“激战”这条总市值压力线,还是没有“攻上”出现全面地“溃败”。在这里,必须提醒阅读笔者文章的读者,随着IPO的展开,今后我们的A股市场就像一个人,他有身高和体重,但是他的身高不是在长高,而是在下降;他的体重不是减少而是在增加,越来越像一个越长越矮的大胖子了。
真希望笔者的形容出错,让股市在增加体重的同时增加身高。不然,在2013年性质有效地“性构型”行情的应对策略还是继续有效。估计近期的震荡具备一定的“杀伤力”,故难得看到一个“新闻”:央行罕见回应股市震荡下行。与此同时,就在沪市蓝筹股频频破净之际,一则重磅消息传来。即上交所谋蓝筹股差异化交易机制,这意味着A股交易机制,如蓝筹T+0和优先股等的改革有望实现。盘中“两桶油”的强悍表现,总让人在“二八”风格转换上费思量了。
看来我们看盘时先要把握总市值这条“红线”,然后,在资金没有撤离的前提下,参与“结构性”行情,才是眼下股市相对万全的投资策略,小强才有机会不被“打死”。文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