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收到的家训家风中,一位李姓老先生特别用心地介绍了自家家风形成的过程。老先生说,自家四十年前条件不好,生活颇为艰辛,为了让孩子在艰难的环境中保持积极的心态,他制定了十二条家规,劝勉家人如何在逆境中顽强拼搏,做一个有尊严、有底线、有人格魅力的人。四十年过去了,家庭情况也改善了不少,老先生已经把家庭顶梁柱的重任交给了后辈,此时他又重新修改了十二条家规,让家人记得在富裕时不能忘本,以及如何回报父母、亲友与社会。
除了类似李老伯家里有体系的家风家训,许多市民也分享了他们家中有趣的小习惯。王小姐告诉记者,她家里有条规矩是:吃饭前要用开水烫碗,偶尔忘记还要被爸妈骂;张先生家的家规是: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天家里人必须一起吃晚饭,张先生是生意人,这条家规让他成为了少数基本没有应酬的老板;孙小姐家的家训是:吃饭不许打嗝伸懒腰,这条特殊的规矩让她的男友在上门时非常别扭。
市文明办陈麟辉处长告诉记者,家风家训是规范一个人行为习惯最基本的规则,是一个家庭的思想行为准则,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相传。挖掘家训家风是弘扬健康向上的文化传统、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有效方式。即便之前没有现成的文本,市民现在也不妨思考一个问题:咱家最值得说道的传统是什么?请记录下您的体会与故事,发送到xinminzf@163.com或者关注“新民法谭”微信公众号,和大家分享您家的正能量,参与到本报与市文明办、市妇联举办的“好家训、好家风”征集活动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