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妈妈”是一个充满乡土气息的昵称。不过,在许多人心目中,兵妈妈也就是一群为战士们缝补浆洗的热心阿姨、真情大妈;殊不知,如今的兵妈妈早已跟上时代潮流,她们在与战士们亲密接触中,常常会看透他们的心思,解开其中的疙瘩。
地处长江口的吴淞老镇上,一个与海军某部训练基地一路之隔的海滨新村里,就有着这样一群兵妈妈。被大家称为“阿菊大妈”的党总支书记是她们的带头人,她的通讯录上,记着上百个部队官兵的名单,每个名单背后,都有着难忘的故事。
阿菊大妈第一次看到志愿兵小刘,就满心喜欢。小刘来自安徽农村,个头不高,圆圆的脸庞,非常阳光。那年,小刘与相爱多年的女友准备结婚了,婚礼预定在部队附近的一家酒店举办。阿菊大妈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既高兴,又担忧。“小刘老家经济条件相当困难,这样一场婚礼办下来,承受得起吗?”她对从部队转业的丈夫说起了这件事,“要不,我和小刘连队指导员商量一下,大家凑点份子钱,把婚礼办到部队食堂,至于新房吗,可以设在部队招待所里,你说怎么样?”丈夫听了连声称好:“嘿,你这主意真不错!”
阿菊大妈得到丈夫赞同后,马上找到小刘,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不料小刘说:“这样办当然好,可太麻烦大家了。”阿菊大妈一挥手:“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只要你同意了就行!”
一星期后,小刘的婚礼如期在部队营房举行,之前,阿菊大妈带着几位老姐妹,把新房布置一新,贴上大红喜字,摆上水果和喜糖。婚礼上,小刘和新娘当着100多位来宾的面,动情地说:“我俩要特别感谢阿菊大妈,是她帮助我俩办成了一场称心满意的婚礼!”
与小刘相反的是,新兵小张的父亲是民企老总,家境优越。这让他多出了一份傲气,也因此落下了一个心病。
阿菊大妈是在一次去部队包粽子时看出端倪的。那天,几位战士都兴致勃勃地围在兵妈妈身边,学着包粽子,唯独小张闲在一旁。阿菊大妈感到有点奇怪:“你会包粽子吗,怎么不参加?”小张说:“我们家从来不用包粽子,每年吃粽子都有人送的。”“噢,”阿菊大妈点了下头,“那你怎么会参军的?”小张还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又不是我自己情愿的,是父母硬要我来的。”
阿菊大妈觉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她把小张拉到屋外走廊里说:“你抱着这样的态度来部队,不说吃不了苦,只怕与大家也很难打成一片啊!刚才你站在一边,也没有人来招呼你,不难受吗?”阿菊大妈的这番话显然触到小张的痛处,只见他垂下头,喃喃而语:“其实,我也很想搞好和大家的关系。”“可是,你瞧不起别人,让别人怎么来亲近你?”阿菊大妈说,“当然,大家冷淡你也不对,我会和指导员谈这个问题,改变大家对你的态度的。”
貌似自傲的小张其实也一直为自己难以融入集体而苦恼,此刻听到这番话,双眼如雨雾里涨起春潮:“阿菊大妈,你最懂我的心。我一定听你的话,改掉自己的坏习惯!”
“孩子,这就对啦!”阿菊大妈听到这番话,不禁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因为真情,所以知心,现代“兵妈妈”循循善诱的本领,不仅值得我们夸奖,更值得每个做妈妈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