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程绩 文
灵石路聚奇城古玩市场,有一对闻名上海收藏界的父子,65岁的“老法师”郭乃兴和他35岁的儿子夏晶。父子俩收藏成痴,各有所攻,老郭专事军品和老彩票收藏,小夏痴迷钱币和老广告。
三十多年对收藏的痴迷,让郭乃兴不仅收获了一大批无价之宝,也通过言传身教,造就了一个上阵父子兵的收藏之家。
春节过后,这爷俩就没清闲过,“忙布展、忙参展。”记者见到郭乃兴时,他正在紧张地布置展台,十几个玻璃柜台里,摆满了自己和儿子收藏的老明星照片、老广告。“阮玲玉、周璇、胡蝶、陈云裳……”郭乃兴对每一张明星照片都如数家珍,这些“年逾古稀”的老照片、老广告画,至今完好如初。
由军人成藏家
郭乃兴出生于1949年,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搞了一辈子收藏,尝尽了甜酸苦辣。”今年初,郭乃兴当选为上海市首届百位市民收藏家。
“我从小就喜欢收藏,看到一些老物件就特别好奇,一定要刨根问底搞清楚年代和出处。”郭乃兴年轻时曾入伍参军,“在青岛搞核潜艇”,即便是在部队的二十多年,他也没有放弃收藏的爱好,“只要一有机会我就会去淘点好东西,当时收藏根本不赚钱,就是为了让自己高兴。”
大半生戎马生涯,让郭乃兴最钟情军品收藏。转业回到地方后,郭乃兴的收藏范围迅速扩大,“1995年,我开始收藏老广告和钱币。”
为了收藏,老郭每月都入不敷出,“我妻子一开始也不理解,说我花那么多钱搞那么多脏兮兮的东西回家。”有一次,老郭的爱人一气之下,不小心把一枚五代十国的“梁造新泉”钱币掰断了。老郭为此心疼了大半个月。
将爱好变事业
郭乃兴对收藏的痴迷,深深影响了儿子夏晶。今年35岁的夏晶,2003年曾在深圳一家著名电器企业工作一年,“最后发现自己心思还是在收藏上,就回来了。”
收藏,从父子俩共同的爱好发展为共同的事业。为了淘一枚罕见的钱币,父子俩会乘绿皮车到哈尔滨,去北京和广州更是家常便饭。
“1999年,我和爸爸带着50万现金去北京,淘了好多宝贝,最后要回上海了,发现买火车票的钱都没了。”夏晶现在是上海市钱币协会副会长,“我更喜欢收藏钱币和老广告,从中可以看到那个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民俗,很有意思。”
2011年,有一个老板出价300万想要将郭家收藏的老广告打包买走,结果老郭和儿子不约而同地选择拒绝。“现在很多人搞收藏是为了牟利,我们却是因为真的喜欢。”夏晶说。
从独享到众乐
宝贝多了,自然要开店。郭乃兴和儿子的店铺,10年间从火车站不夜城到大木桥路,从十几平方米发展到现在超过200平方米的展厅,“2012年11月展示馆开张,上海10个区的收藏协会会长全部到场。”郭乃兴说自己办展厅是为了回报社会,“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随着老郭父子在收藏界名声越来越大,慕名而来的人也越来越多,崔永元、王汝刚、严顺开这些爱好收藏的名人,也成了老郭展厅的座上宾。
“有一次崔永元来,他是为自己的电影博物馆找资料,结果对我说要买走我全部的明星老照片。”郭乃兴拒绝了这笔“大生意”,“我对他说不卖,但你可以来拍。”结果崔永元带着自己的摄制组,在老郭家拍了一整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