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78家场馆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专业性博物馆、体育场馆和向公众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等。场馆内安装的读卡设备在读取学生电子学生证信息后,将通过网络实时将相关信息传送到后台的信息管理系统,记录学生各种学习经历,今后将作为本市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
市教委透露,今后,本市还将逐批建设供中小学生活动的各类社会场馆,中小学生到场馆中活动也可以有多种方式:
■ 学校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集体活动;
■ 学校任课教师利用场馆资源在场馆内开展学科教学活动,如在体育场馆上体育课,在中华艺术宫上美术课等;
■ 学生以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研究课题小组等形式自发前往;
■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要,自行前往活动(建议未成年人在成年人的陪同下前往)。
此外,本市还将进一步拓展电子学生证的应用功能,在年内实现中小学生使用电子学生证可在全市200多家各级图书馆借阅图书。
本报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