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印象派大师·莫奈特展”截至昨天的统计,网络预售票突破了12.5万,其中3月预售票占据一半。这一次,让主办方终于舒了口气,不会再亏本了。
面对同样的资源与同样的市场,主办方的坚持终于收得云开,策展方相信,西方艺术绘画的顶级大师真迹会在中国市场受到追捧。
毕加索之痛
2011年,天协文化举办了毕加索艺术大展,来自法国巴黎国立毕加索美术馆的64件毕加索绘画和雕塑作品以及50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向中国观众展现了艺术大师的创作和人生画卷。当时,毕加索大展对外透露的成本高达5000万元人民币,包括借展费、运输费、保险费、场租费、布展费、运营费等。
在毕加索展览铩羽而归之后,有人认为外国奶酪再香喷喷,还是不符合中国观众的胃口。对此,天协文化总经理谢定伟做了不一样的思考,在他看来,毕加索大展虽然参观人数少于预期,但带来的文化效应是明显的。一个大展本身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依靠大展,社会各阶层出现亲近世界美术名作、接受艺术熏陶的良好氛围,大展期间,举办了不少面向社会各阶层的专场,也吸引了许多青少年前来参观。种种迹象表明,上海观众对顶级的西方艺术家是渴慕的。
莫奈的能量
莫奈之所以大受欢迎,是因为他的画作浅显易懂,艺术家都有自己的作画的目的,莫奈的原动力,则是他有着传达自然之美的强烈愿望。莫奈身为引领印象派的先驱,他将艺术工作室带到了户外,他半生住在塞纳河畔,半生住在吉维尼花园,捕捉那里瞬息万变的风景。
“其实在毕加索大展之前,我就想要引入莫奈,说明了,一旦运行的方式正确了,一个西方顶级艺术家的特展,是可以成功举办的。”莫奈的口碑和人气,让谢定伟坚定了引入更多西方艺术大师的宏愿。
下一个是谁?
据介绍,莫奈之后,下一位来到中国展览的西方艺术大师很有可能仍是印象派大师,马奈、雷诺阿、德加等大师的展览均在洽谈之中。谢定伟表示,希望尽可能多办几场印象派大师的个展,将代表艺术家都介绍一下。
据悉,之后的后印象派、现代派则考虑举办大师联展,从而将印象派到当代之间的西方艺术发展做个介绍,让国内艺术爱好者对西方艺术的发展脉络有初步理解,之后再做一些综合性展览。 本报记者 乐梦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