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康健园/心理·实验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伴交往,我不主动也可以
  俊杰刚入高一,是个聪明努力的学生,他以高分考入这所示范性重点高中,数学成绩尤其拔尖。更难得的是,他没有那些高分学生的傲气,平时尊师守纪,性格谦和,属于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好学生。

  就是这样的孩子,前段日子却主动向妈妈提出,要找心理咨询老师聊聊。妈妈听见儿子的要求吃了一惊,以为儿子在学校遇到了什么问题,再三询问,俊杰却说不出什么。于是,妈妈帮儿子打电话来预约咨询时间,谈到儿子的情况,还不无遗憾地感慨道:“这孩子什么都好,就是性格太内向,闷葫芦似的,不会主动交朋友,真担心将来到社会上会吃亏。”

  咨询师见到的俊杰高大帅气,言谈举止非常有礼貌,也许是因为主动要求来做咨询的缘故,俊杰对自己的学校生活侃侃而谈,而且对遇到的一些事情有自己的想法,语言表达准确清晰,思维逻辑性强,思路流畅,看起来应该是个有沟通能力的孩子,不像他妈妈评价的“闷葫芦”呀。

  随着谈话的深入,咨询师发现,妈妈对儿子“闷葫芦不会交朋友”的评价,正是俊杰内心最大的困惑和自卑源。俊杰从小学习成绩优异,其出色的数学能力向来被老师评价很高,也成为学校同学羡慕的对象。在称赞中长大的他按理该有充足的自信,但他天性内向,不喜欢主动与人交往,性格特点与天性外向、人见人熟的妈妈不同,这让妈妈对儿子将来的发展有些担心。而妈妈的担心在一次次对儿子的批评和行为指导中成为俊杰的心理阴影,最终造成了他的不自信。

  心理学研究早就证明了,孩子年幼时父母、老师等成长环境中“重要他人”对孩子的评价,最终会成为这个孩子“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说,父母等对孩子或正面或负面的评价,会对孩子的人格形成造成重大影响。俊杰由于妈妈的评价而对自己不满意,内心追求完美的他曾经努力想按照妈妈的要求去做,可是每次都因为腼腆、内向的天性而难以做到,一再失败的努力,让他心理上留下了人际交往自卑的阴影,变得越来越不愿意与同学交往。最近进入新的高中,更加剧了他的担心。

  咨询师告诉俊杰,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有成就者正是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因此,只要愿意,每个人都可以成就“最好的自己”。咨询师充分肯定了俊杰在各方面尤其在与人沟通方面的长处,帮助他认识到天性内向、不善于主动交往并不等于就交不到朋友,认同他可以继续保持自己的天性,鼓励他继续保持自己学习上的优势,并且在同学求助时伸出援手,相信他在新的学校一定可以交到朋友的。

  三个月后,俊杰妈妈打来电话,说儿子现在比以前自信了,情绪状态很好,学习成绩保持优秀,在学校人缘也很不错,有不少同学围着他请教数学呢!

  吴亦君 亦君工作室主任,上海市心理康复协会理事,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博客:http://blog.sina.com.cn/wwuyj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资讯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3·15专版
   第B09版:3·15专版
   第B10版:运动会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热点赛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灭门案为何发生在除夕夜
同伴交往,我不主动也可以
广告
新民晚报康健园/心理·实验B07同伴交往,我不主动也可以 2014-03-10 2 2014年03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