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全国两会·观点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交锋的力量
潘高峰
  潘高峰

  昨天,旁听政协分组讨论。谈到治霾时,两位委员截然不同的观点让我竖起了耳朵。一位委员认为,治理大气要从根本上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建议通过发展特高压电网,把西部的清洁能源通过“远距离输电”的方式,输送到东、中部地区,减少东、中部地区的火电厂布局,减少污染排放。

  听起来的确是很好的设想。但马上有委员反对,认为不能保证输的电一定是清洁能源,远距离输电很可能只是将污染从东部转到西部。还有委员认为,建设特高压电网会形成技术壁垒,加剧一些部门的垄断地位。

  两边都有道理,各方争执不休。因为是门外汉,我无法判断孰对孰错,但我为这种当面交锋的氛围“点赞”。

  一直都说政协是交流、交锋、交融的所在。跑了好多年全国两会,近几年的确越来越感受到委员们之间的“唇枪舌剑”比以前多了。不再是“一团和气”你好我好大家好,碰上观点不一致,直接批驳者有之,“绵里藏针”者有之,“我不同意你的看法”这句话,一不留神就会在会场里飘起,打破沉闷。

  最好的例证就是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话题。会前央视与“余额宝”之争,毫无意外地延续到了两会上。“余额宝们”究竟是“吸血鬼”还是“鲇鱼”?委员们互陈观点,各执一词。而且随着话题被炒热,越来越多的委员加入PK。全国政协委员、复星集团董事长郭广昌甚至连夜赶写相关提案,表达立场。即使在四位央行高官为争论定下基调之后,还不时有委员重拾话题。

  原以为这是本次两会最热的话题。孰料“公务员是否该涨薪”的争论竟有后来居上之势。不同于之前鲜明的对垒,这个“辩论赛”中,观点之纷杂,让人大开眼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何香久“给基层公务员逐步涨工资”的建议,被数万名网友骂得“狗血淋头”,开启了观点交锋的帷幕。随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公务员局党组书记杨士秋站出来力挺:公务员工资应该上涨,不能把少数腐败看成整个公务员队伍的腐败,部分公务员存在灰色收入,但不能与整个公务员队伍特别是基层公务员队伍收入低混谈。

  紧接着,全国政协委员李志军发表看法,认为公务员涨工资的前提是缩减公务员队伍,不增加国家财政负担。对于李志军的观点,网友们大多表示支持,认为“一针见血”。

  “重量级辩友”接连加入“战团”。曾先后在北京市市长、山西省省长任上两度引咎辞职的话题人物,现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主任孟学农主动公布自己的收入:“我一年20万。我觉得政府给我们提供的条件,跟履职的能力已经基本适应了。我不赞成大幅度提高公务员的工资,要依法进行调整,老百姓才能接受。”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教授高抒则从公务员福利上做文章,认为老百姓不相信网上“晒”的公务员工资单,很多时候质疑的并非工资单上的数字,而是依附在公权力上的隐性福利。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吉林省副主委王欣更“煞根”:公务员队伍里出现的所谓“挤出效应”,是个好现象。政府不再给人那种可以端金饭碗、可以方便延伸权力的形象,更多的学子能选择走向社会。

  一场争论,无关输赢,但却无疑把道理讲清道明了。这次两会上的争论热点绝不只此:转基因食品是否安全,高考作文该不该取消等等话题,都先后引起委员的交锋论战。

  如何看待交锋的力量?我觉得这是一种“正能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知识结构、职业经历等都有所不同,而且代表着不同的利益群体,对事物的见解不同很正常。他们为自己所在的群体说话,就算说得不妥当,也是一种表达的权利。更何况,有争论才能集思广益,灯越拨越亮,理越辩越明,“舆论一律”,万马齐喑,并非国之幸事。

  正如一位委员所言:如果社会充满矛盾,会上却一团和气,那才是需要警惕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3版:全国两会·观点
   第A04版:全国两会·话题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综合新闻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康复
   第B04版:保健/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资讯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8版:3·15专版
   第B09版:3·15专版
   第B10版:运动会
   第B11版:运动汇/风云人物
   第B12版:热点赛事/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域外传真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交锋的力量
将坚持为残疾人权益奔走
“踩高跷”
手机扫一扫 精彩更多
文化的市场与战场
“星星”热值得文艺界反思
新民晚报全国两会·观点A03交锋的力量 2014-03-10 2 2014年03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