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0: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意艺术——《重建大业(虫见大叶)》
原野
  ◆ 原野(上海)

  《重建大业(虫见大叶)》是艺术创意比较讨巧的题材,围绕这个主题“做文章”的艺术品不少,各种材质都有,有时甚至连奇石也“仓促上阵”,但最终效果令人满意的却不多。常见“建业(见叶)者”就过不了关。代言者通常要么是 “一鸣惊人”的树蝉,要么是“沉默寡言”的金龟子;要么是“贪得无厌”的菜园“大虫”,要么是“风卷残云”的稻田“杀手”——蚂蚱……且不说形象简陋俗套,牵强附会,令人难以接受。关键是它们的“品行、操守和志向”更糟,口碑不好,多为自私贪婪的“典型”和好逸恶劳的“代表”,与“建业”精神相背、格格不入,恰恰是好吃懒做、好高骛远的“纨绔子弟”。因此经过“甄别”,我“破格”启用了小蚂蚁与大芭蕉叶的组合,来“担当”题材的角色。

  首先,所谓“虫”,必须具备“建业”的基本素质,不仅要能吃苦耐劳,而且要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2008年我在一家家居生活饰品店收到一对可爱、富有情趣的铁制蚂蚁,长9.5厘米,高3.5厘米,宽5.5厘米。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数量最多的一类昆虫,是一种有社会性生活习性的昆虫,能生活在任何有它们生存条件的地方,是世界上抗击自然灾害能力最强的生物。美国学者吉姆·罗恩告诫年轻人:应该学习蚂蚁,因为它们有令人惊讶的永不放弃、未雨绸缪、期待满怀和竭尽全力的四部哲学。这是令人叹服的哲学,也是“蚂蚁精神”的核心内容,它指导人们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地干事业。以它为代表,同“建业”的寓意比较贴近。其次,所谓“大业”毕竟要对得起这个神圣的誉称。去年10月,我在闵行国际根雕城,意外收到了一块天然形似叶状的楠木。木长60厘米,高6厘米,宽12厘米。这片“大叶”相当珍贵,它是阴沉木,即炭化木,为正宗的蜀地金丝楠,享有“东方神木”和“植物木乃伊”的美誉。经过大自然上千年磨蚀造化而致,其质地厚重,纹理清晰,色彩华贵,形象逼真,且纹理与天然树叶相近,浑然天成酷似一张芭蕉叶。芭蕉叶是植物界中最大的叶子,传统寓意叶大成荫,表示德行高尚,庇护终生等。最后,“场景设置”,针对主题,两只蚂蚁紧盯着“大叶”,互相呼应,两对触角相向,一只蚁一对前足向前,“一心扑在‘大业’上”,另一只蚁正高举一足,似乎向它示意——“我也见到了!”可贵的“敬业”精神,悄然跃入画面。

  《重建大业(虫见大叶)》是对现代艺术创意的一次尝试。至于“虫叶”搭档和作品达到的效果如何,有待大家评说。总之,作者认为艺术来源于生活,创作的本意不是简单的生搬硬套,小题大作,而是想通过脚踏实地的创作,准确地、恰如其分地表现艺术,真正做到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6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赵强的水色年华
马年赏“马石”
创意艺术——《重建大业(虫见大叶)》
绒线编结出奇葩
新民晚报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B10创意艺术——《重建大业(虫见大叶)》 2014-03-15 2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