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5: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国民党高级将领机要秘书中的三名中共秘密党员(4)
散 木
■ 阎又文
  ◆散 木

  2.替傅作义捉刀写致毛泽东的“檄文”

  1946年7月31日,晋察冀、晋绥军区发起了大同、集宁战役,历时一个半月,解放军连续作战,歼灭国民党军1.2万人。当时延安电台还播报了消灭国民党傅作义部于集宁城下的消息。不过,战局转瞬之间发生了变化,由于指挥失误,大同一城终未能攻克,集宁又遭失守,而且张家口又处于傅部两面夹击之下,晋察冀军区面临恶化的局势,西北野战军也在战略上处于被动的局面。傅部相继攻下卓资山、集宁、丰镇,矛头直指中共在华北地区占领的最大城市张家口。此时的傅作义可谓顾盼自雄,命令阎又文写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信,表示要“长自己的志气,灭共党的威风,同时也给蒋公和美国人显示我们的态度”。

  对此,阎又文遇到了自己人生中最艰难的一个选择:写,还是不写?阎又文马上让王玉向中共中央请示,王玉迅即向延安进行了汇报。阎又文得到周恩来的直接指示:“这封信一定要写,而且要骂得狠一些,要让傅作义和他的官兵兴高采烈、得意忘形,也让我们的指战员看后在战场上恨不能把敌人一口吃掉。”

  1946年9月20日,傅作义部队的机关报《奋斗日报》刊登了这篇《致毛泽东的公开电》。第二天,南京《中央日报》迅速加以全文转载,其大字标题是《傅作义电劝毛泽东,希接受教训,放下武器,参加政府,促进宪政》。文章的捉刀者阎又文施展其才华,把这篇傅作义致毛泽东的“檄文”写得洋洋洒洒,言语犀利,字里行间又极尽讥讽、嘲笑、挖苦之能事。这封信激起了中共与解放军上下的愤慨。据说朱德总司令特将此电分发华北解放军全体将士人手一份,借以激励将士要牢记大同、集宁之辱。至于毛泽东,更是对于这篇文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实公开信着笔之前,已经通过周恩来得到了毛泽东的首肯。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后,傅作义、邓宝珊赴西柏坡拜会毛泽东,阎又文随行。当傅作义见到毛泽东时,惭愧地说:“我有罪。”毛泽东却说:“你办了一件大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你的。”随后,有人向毛泽东引见傅作义身后的阎又文时,毛泽东笑着说:“阎又文,你的文章写得很好啊!”

  3.暗战北平,多次劝导傅作义

  至1947年底,傅作义已升任华北“剿匪”总司令,坐镇北平。当时,他不但有20万嫡系部队,还拥有华北地区40万蒋介石嫡系部队的指挥权。翌年5月,李克农命令王玉速到北平再行联系阎又文。当时,辽沈战役的战略设想已在酝酿,同时中央也在考虑在华北与国民党军进行会战。显然,此时阎又文的秘密任务是搜集傅部的战略情报,这包括傅作义的政治动向,国民党华北地区的军事力量和作战计划,傅和蒋的关系,等等。在与王玉接头后,阎又文将王玉以《平明日报》记者的身份安排住进了北平饭店。而此时的阎又文除了仍是傅作义的秘书之外,其军衔已升至少将,同时兼任华北“剿匪”总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政工处副处长、新闻处处长和新闻发言人等。至于王玉和阎又文的具体联系,是每周六阎又文在北海漪澜堂主持中外记者招待会时,王玉持记者证参加,而有关的绝密情报遂通过这一公开的场合被秘密传送出去。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大局已定,当时中共中央的战略构想是先夺取归绥,攻克太原,解放绥远和山西全境,然后集中华北野战军和经过休整的东北野战军主力,一举解决华北的傅作义集团。关键时刻,李克农再派王玉潜入北平,并限他两个星期拿到傅作义的作战计划,最迟也不能超过三个星期。然而,仅仅一个多星期之后,王玉就回来了,他从阎又文那里带回了傅作义的详细作战计划。这份情报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华北乃至全国战局都起到了重要影响。随即,根据阎锡山死守太原、傅作义部队高度机动等情况,毛泽东指示东北野战军迅速入关,并指示华北野战军撤围归绥、缓攻太原,以此迷惑和稳住傅作义。同时,对在淮海战场上已经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也暂缓攻击。

  1949年1月,根据傅作义对战和仍不明朗的态度,解放军一举攻克天津,切断了傅作义海上逃跑的路线。10日,阎又文又接到王玉发来的指示:迅速了解傅作义的动向。阎认为傅作义的动向可能是:一、南逃会蒋,在长江一线驻军;二、往西线而去,投靠西北马家军;三、固守北平,与林彪部队决战于此。不过,傅犹疑不决,决心难下。此时,阎又文力劝傅,其部非蒋嫡系,投靠蒋绝非上策;如与西北马家军会合,如今北平已被共军百万大军所包围,此路显然不通;与林彪决战,则分明是绝路,况且北平这座文化古城将遭到毁灭性破坏,敌我双方都将成为千古罪人。那么,不妨寻找第四条出路,与城外的共产党谈判,寻找转机。傅作义对此仍犹疑不定。在此间隙,根据上级指示,阎又文配合各路人马,如邓宝珊、傅冬菊、刘厚同、何思源、杜任之等,对傅作义展开攻心战,终于使傅作义决定派代表与中共和谈。随即,阎又文代表傅作义参与双方的和谈。1948年12月25日,在傅作义战与和尚不明朗的时候,新华社公开宣布了一份以蒋介石为首的43名国民党头等战犯的名单,其中有傅作义的名字。对此,傅作义心里十分在意。此时,阎又文对傅作义进行了许多劝导工作。他说这是“周瑜打黄盖”,即“蒋介石对你不率部南撤肯定会生疑,而华北丢了再去南方,蒋不会饶过你。共产党正在和我们和淡,这时把你和蒋绑在一起,应该是为了解除蒋的怀疑”。果然,中共密使很快转来了一封毛泽东亲拟的电报,电报告诉傅作义:“我们这样一宣布,你在蒋和蒋的部队前地位加强了。你可表示坚决打下去、别无出路,暗中和我们谈好,和平解放北平。”于是解开了傅作义的心结,双方的秘密和谈重新开始。阎又文受命作为谈判代表,对谈判过程进行了详细记录。回到北平后,他把与叶剑英的谈话记录交给傅,傅看后沉思良久,说:“看起来,事到如今,只有放下武器这条出路了。”

  1949年1月22日,阎又文以华北“剿匪”总司令部政工处副处长的身份,在中山公园水榭举行了最后一场中外记者招待会。他代表傅作义宣读了《关于北平和平解决问题的协议书》,以及傅作义的文告。此后的1月31日,北平宣告和平解放。2月2日,傅作义偕邓宝珊、阎又文赴西柏坡拜会毛泽东。在那里,阎又文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直接上级领导罗青长,并正式恢复了自己的组织关系。不过,当时他的真实身份仍未公开,仍继续协助完成傅作义部队的改编和绥远和平起义的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阎又文随傅作义部队接受改编。此后,他由水利部部长傅作义点名,调任水利部办公厅主任。再后,又任水利部农田水利局副局长。不过,按照组织的安排,阎又文的真实身份仍然没有公开。1961年,阎又文奉命调至农业部,曾任粮油生产局局长。他于1962年9月25日逝世。

  (摘自《党史博览》2013年第11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专栏
   第A04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5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6版:消费者维权·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3·15专版
   第A09版:3·15专版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焦点
   第A12版:国际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文娱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海外专稿/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邮珍赏析/新民拍卖俱乐部
   第B12版:视觉产生/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国民党高级将领机要秘书中的三名中共秘密党员(4)
援疆日记
乒乓中国梦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B15国民党高级将领机要秘书中的三名中共秘密党员(4) 2014-03-15 2 2014年03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