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随笔
     
本版列表新闻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新民随笔~~~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民随笔
失联新闻消费观
吴强
  吴强

  失联飞机被“终结”,但树欲静而风不止。“终结”说必定只是更多质疑的开始。我不打算在这里发表自己的猜测,而是换个角度看:

  航班失联首日,消息不胫而走,占据大众视野。当天召开的两会外交部长记者会,这一话题也被关切,部长最后匆匆结束会议赶回处理此事。大众在微博、微信上一遍遍刷新,搜寻任何一条相关消息,不辨真假,囫囵吞枣。唯快不破的新媒体当仁不让,泥沙俱下,不断用各种道听途说来充塞人们的胃口。肚饥不择食,不管靠谱不靠谱,有消息就能引来关注;

  之后数天中,消息面趋淡,大众胃口被吊起来了,可信息提供者显然无法随时提供吸引眼球的猛料,于是煽情被当做主要食物源源不断奉上,其中夹杂着各种不断被证伪的信息。这时,大众开始失去耐心,抱怨信息太乱太杂,抱怨假消息浪费了感情、时间和精力;

  再之后,当这一事件的新闻只能以“进入第N天”为开场白时,大众终于表现出“厌食”症状,其他新闻又开始呈现。事实上它们一直在发生,只不过之前失联事件的强光让它们相形见绌。

  不妨把这一事件的传播看作一种消费关系:各种消息提供商是商家厂家,受众则是广大消费者。那么,“消费者”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

  一方面,“快”不见得好——一如任何新上市产品一样——当你把“快”作为绝对的价值接受和追求时,不知不觉就被牵着鼻子走了。你“很快”得到的,未必是有用的、好的,因为事情(产品)发展本身需要时间,也因为在“很快”时,信息(产品)提供者不比你知道的更多;

  另一方面,“多”也不见得好——一如纷繁芜杂的商品一样——当信息蜂拥而来时,你会发现自己根本没法判别其中成色。你要么不断追逐、沉溺其中,晕头转向;要么只能选择放弃关注。其实,三个臭皮匠凑不成一个诸葛亮,靠谱的,只要一种就够了。

  因此,在信息商品消费使用中,我们或许可以自问:是不是也学会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2014春令热线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目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艺评论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
   第A29版:民生上海
   第A30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1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A32版:2014上海花展/民生上海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 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酒旗茶垆/好吃周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广告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0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2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不放过屠虎的“食物链”
失联新闻消费观
孩子的问卷,你怎么答?
限牌令能否“突袭”发布
战友?
城市雕塑不可成笑话
新民晚报评论·随笔A02失联新闻消费观 2014-03-27 2 2014年03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