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方看“孩子观剧”
对于儿童观众入场,其实各大剧场早就各有一套办法,只是并没有统一为“1.2米以下(含1.2米)儿童在成人陪伴下持票看演出”。因为剧场各有定位,氛围也各异,所以有些剧场欢迎儿童,有些剧场未必。
文化广场以上演音乐剧为主,其中包括合家欢性质的音乐剧。因此,总经理张洁表示,虽然他们有书面条款限制身高1米以下儿童进场,但是真正执行时,并没有强行禁止。大剧院也是如此。而逸夫舞台则从未规定婴幼儿不能入场——因为以前听戏还在茶园里,还能一边吃饭呢。
不过,以古典音乐为主的上海音乐厅,更倾向于为严肃音乐制造良好的欣赏 氛围。音乐厅副总经理方靓认为,听古典音乐的观众,都有着敏锐的听觉,受不得意外杂音的干扰。
观剧“从家长抓起”
家长,是孩子最初的模仿对象。上海大剧院院长张哲再三强调,全社会应该共同营造儿童观剧、接受艺术教育的氛围,家长也要主动为孩子创造这样的机会。但是,首先应该由家长对孩子进行观剧前的指引。大剧院副总经理徐寅透露,有一位老观众每次带孩子来看戏剧演出之前,自己都要先看一遍。然后,她把剧中故事预先告诉孩子,让他了解自己看的是什么,这样能帮助孩子入戏。逸夫舞台主要上演戏曲,总经理钱莉莉表示,对剧情有所了解会让孩子更专注。比如,跟着家里人来看戏曲的孩子都很投入,而学校组织前往的小观众进剧场后,相比之下更容易打闹。
家长的不当行为也会误了孩子。徐寅说,有一次,一位家长带孩子来大剧院看古典音乐会迟到了。按剧场规定必须在门口等待节目间隙入场,但是家长当场破口大骂,此举让孩子倍感疑惑。如此,原先想让孩子感受美的家长,就此破坏了让孩子得到美育熏陶的初衷。
儿童观演“细化”服务
所有12家剧场经理都表示,围绕“1.2米以下(含1.2米)儿童在成人陪伴下持票看演出”的倡议,他们都将更加细化具体规则,以其更符合实际情况,便于操作。
张洁透露,大型剧场针对儿童看剧,通常有三大措施,一是备有厚度为5厘米的坐垫,让孩子坐得高些;二是视具体情况安排带儿童的观众坐入相对隔离的小包厢或指定区域;三是领位员在儿童入场时,对家长进行相关提示。大剧院甚至能做到工作人员与小观众“一对一看护”。对于交响乐、芭蕾舞等儿童难以专注欣赏而同时观众要求较高的演出,他们会劝说家长在场外,通过实时同步的闭路电视观看。
上海音乐厅的经验更为领先一步。方靓说,他们借鉴海外经验,专门开辟了“家庭音乐会”这样的新型节目——上演严肃音乐,同时针对儿童的特点加以讲解,还有观剧礼仪的提示,这样就能教会孩子如何欣赏音乐会。如果家长想带孩子欣赏交响乐,购票处的工作人员也会告知他们有“家庭音乐会”并建议观看。这一创举,对音乐、戏剧、芭蕾等艺术编创者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