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摩天,车水马龙,在现代化大都市上海,居然也能觅到野趣?没错!通过多年的努力,一些以前只能在远郊看到的动物陆续来到上海近郊安家落户,越来越多消逝已久的本土动物正在回归,更多的小精灵开始出现在往日的水泥森林中。
野趣,是指山野的情趣,包括那些未经人工雕琢或少有人为干预的纯自然、半自然景观。走进公园绿地、湿地滩涂、山地树林……你会发现上海的野趣其实美得无法言喻。
盘点上海野趣 迁徙候鸟为特色
野生鸟类是上海野生动物中的主要类群,以迁徙性候鸟为最主要特色,鸻鹬类和雁鸭类是最主要两个类群,每年经过上海种群数量达百万只。在上海438种野生鸟类中,有许多栖息在绿地林地。据上海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连续4年在上海植物园、共青森林公园、世纪公园、长风公园、大宁绿地、延中绿地等监测,能记录到约100种野生鸟类,记录频次最高的10种为麻雀、白头鹎、乌鸫、灰喜鹊、珠颈斑鸠、黑尾蜡嘴雀、棕头雅雀、灰椋鸟、大山雀和棕背伯劳。此外,上海有刺猬、貉、黄鼬、狗獾、华南兔等哺乳动物,蟾蜍、黑斑蛙、泽蛙、金线蛙等两栖动物,壁虎、北草蜥、王锦蛇、乌龟等爬行动物,还有许多昆虫及生活于湿地的螃蜞、河蚬等无脊椎动物及水中刀鱼、鲥鱼等。
展示野趣亮点 野趣地图将发布
4月12日,本市第33届“爱鸟周”启动仪式在上海动物园举行,将首次举办“发现上海野趣”展览会,集中介绍上海的野趣,近20家野趣单位参展,将通过多媒体展示、展板介绍、现场游戏等形式向公众呈现各具特色的野趣亮点。
今年本报将首次发布上海野趣“地图”,市民可对照着地图找身边的自然野趣。
体验上海野趣 观鸟大赛考眼力
观鸟是指在自然环境中不打扰鸟类正常活动的前提下用望远镜观察、认识并欣赏它们。观鸟活动最早起源于欧美,是走进大自然、认识鸟类、认识我们周围所居住环境的一种有效手段。
自 2006 年起,市林业部门在上海植物园组织开展了第一届上海市民观鸟大赛, 至今已经成功举办8届,历年累计共组成一百多支参赛队, 参赛人数800余名,记录鸟种最多达 67 种。 除了观鸟大赛,上海野鸟会的志愿者们也经常组织观鸟爱好者前往崇明、横沙、南汇、佘山等地开展野外观鸟活动。
上海市第九届市民观鸟大赛将于4月19日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园举办,将通过网络等媒体发布市民观鸟大赛信息,并组织筹备市民观鸟队伍,活动前进行一至二次的观鸟培训和讲解,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去试试眼力噢!
寻找上海野趣 自然导赏员来指点
如果你在公园绿地中享受自然风光时,能有一位内行带你发现许多平时熟视无睹的自然野趣,那该有多面手棒!如今,活跃在各大公园的140名自然导赏员,帮助市民亲近自然,更加了解自然知识,激发市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意识。
今年自然导赏员班将于4月13日在上海植物园举行,有近一半培训实践在野外进行,强化学员的实践操作能力。培训内容涉及鸟类、植物、昆虫、兽类、两栖爬行、气象、园艺土壤等。
记录上海野趣 自然笔记图文并茂
“自然笔记”是指用图画、文字等形式记录下对自然的认识、体会和感受。2011年上海开始推广“自然笔记”活动。学生通过做“自然笔记”,近距离地观察、描绘、记录各种动植物,抒发情感,分享乐趣。上海市教委也已将“自然笔记”纳入六年级、七年级的暑期生活教学内容中。
目前,上海已在滨江森林公园、上海动物园成立了2个自然笔记工作室。今年,市绿化部门将在4月12-19日“爱鸟周”活动期间,在上海动物园举办一系列“自然笔记”专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