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晔校长说:“为了适应浦东国际化发展的人才需求,我校在商务外语专业已开展多年的合作办学基础上,在其他专业也积极开拓国际化办学的途径,培养学生全球化的开放视野,使其成为德才兼备、具备国际竞争实力的中职生。”
中职生留学别样精彩
● 陈思浓 2011届商务德语专业毕业生。作为PASCH学校项目的受益者,在校时,曾获得歌德学院全额奖学金,赴德学习三周。现为世界五百强企业德国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销售助理,月薪5000元以上。
● 王秋霞 2011级商务德语专业的学生。去年9月中旬,她在学校的推荐下获得了去德国进行海外实习的机会。在接下来的3个月中,她先在一所语言学校进修近一个月,了解德国的文化风俗,又相继前往一家当地的公司和一所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实习。
开设中丹课程实验班 探索“3+2+1”新模式
作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校、首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单位,东辉职校近年来在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的进程中,一直积极探索多元化的办学机制、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
2012年,学校引入上海金融学院“中丹合作办学项目”,在金融教学部的国际金融专业,首次开办了“中丹课程实验班”。2012和2013年,两届实验班相继招收近60名学生,2014年还将继续扩大招生。
“中丹课程实验班”采用的是“3+2+1”的办学合作模式。学生在东辉完成3年相关课程的学习,考核合格、拿到毕业证书后,经上海金融学院测试合格,直接升入上海金融学院中丹合作办学大专班就读。两年后,考核合格的学生可拿到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高等教育文凭(即AP项目注册的海外大专文凭)。而学有余力并通过雅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的学生,最后一年还可赴丹麦尼尔斯布鲁克哥本哈根商学院就读,攻读该学院的本科文凭。
建立中德伙伴学校
课程匹配企业需求
中国与德国签署的文化教育合作PASCH项目:“学校——塑造未来的合作伙伴”,自2009年引入到东辉职校商务德语专业后,该专业的办学模式已从单一的学校一方转化为由学校、企业、职业培训中心、PASCH语言文化项目等多方参与教育的模式。在PASCH平台上,由德国利普教育机构牵线,东辉职校与德国代特莫尔德市迪特里希潘霍华职业学校成为伙伴学校,开展主题活动——每月通过视频交流,讨论多个关于中德两国之间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问题。
在PASCH项目支持下,东辉职校组织专业教师对相关企业进行了调研,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建立了动态课程结构,使课程内容与不断变化的德企发展要求相匹配,由行业专家对课程方案进行调整;完善以工作岗位为导向并逐步将职业技能证书融入课程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中德两国职业教育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指引下,歌德学院教师进入课堂,与专业教师进行合作教学,以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此外,该项目还为合作学校符合条件的学生提供德国高校升学、赴德国交流一年以及歌德学院全额奖学金支持赴德国学习三周等各种机会。
中英合作国际商务专业
培养国际职业能力
东辉职校中英合作国际商务专业,是上海东辉职业技术学校与英国威根学院之间,关于学历教育、并获得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项目。两校合作始于2000年,该专业的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东辉职校的中职毕业文凭和英国威根学院颁发的海外中职文凭。该专业的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的国际职业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国际职业通用技能(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与他人合作共事、交往和联系、安排任务和解决问题、数字的运用、科技的应用、设计和创新等技能)。
4月4日,现在英国伦敦读大学的毕业生刘艳回到母校。她说,在东辉学习的中英课程、在东辉获得的英国威根学院学历证书,在她申请英国大学时,帮助她缩短了入学准备时间,让她申请到了更好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