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这出剧中,海鸥只出现了一次,就是康丁一手拿着猎枪,一手拿着被射杀的海鸥交给他喜欢的少女妮娜时,那全剧为什么叫《海鸥》?
答:海鸥,是象征意义,有两种说法。一说,是象征着“艺术、生活与希望”,是指剧中人对“艺术、生活与希望”的态度。住在乡下庄园的少女妮娜,一门心思想去做女演员。这个梦想,就是她的“海鸥”。另一说,“全剧人都是各种不同的海鸥”,有的扑向了希望,有的折了翅膀。康丁把死海鸥交给妮娜的隐喻也起码有两层,一层是妮娜的梦想死了,剧中她确实没有实现梦想;另一层就是随后,康定拿着猎枪自杀了,他“提前”把“自己”交给所爱的人。
问:为什么契诃夫的戏难懂?
答:契诃夫的戏,一下子看不懂,是正常的。因为,他从来没有“讲过故事”,没有情节主线,写不出剧情梗概来,他反映的就是生活本身——有人喝茶,有人聊天,在这个过程中,有人走运了,有人倒霉了。《海鸥》是奠定其戏剧风格的重头戏,随后他的戏通常有着双层结构,一是写实的状态,二是对写实状态哲理概括和诗意体现。如何把思想、情绪转化为视觉形象,是挺考验导演的。
问:如何理解契诃夫的“喜剧”与“爱情剧”?
答:不能以中国的喜剧观,去理解契诃夫的喜剧观。他写的喜剧不是“一层面粉一层油”,而是把所有人物的性格、黑色幽默的部分,糅合在一起,十分丰富。而《海鸥》是他写的“爱情最多的戏”,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有“五普特的爱情”——普特是俄罗斯沙皇时期的重量单位。但是,他在剧中,也不是单纯地写爱,而是写爱而不得,对人的状态的影响……这也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
问:理解契诃夫的小说,就能理解契诃夫的戏剧吗?
答:不能。虽然契诃夫与欧·亨利和莫泊桑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但是契诃夫的戏剧更有能量和分量。例如,他在写其最高峰的戏剧《樱桃园》之前,写过一篇小说《未婚妻》,两部作品的人物多有重合,但是《樱桃园》有种小说未能达到的境界,戏剧中,人物明显更深刻,更丰富。
本报记者 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