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军界瞭望
     
本版列表新闻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过“新三原则”,日本打开“输武”之门
罗山爱
■ 日本防卫省陆上装备研究所去年10月公布的“13型轮式机动战车”
  “武器出口三原则”长期被日本右翼政治家和私营军工企业主看成障碍,因此日本政经两界经常有人提议修改并放宽武器出口限制。今年4月1日,日本安倍晋三政府通过了旨在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则”的“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全面放宽武器出口限制。有韩国媒体称,“新三原则”使日本的武器出口合法化,不仅会加剧东北亚的紧张局势,而且会促进日本右翼势力的进一步膨胀。

  “新三原则”化暗为明

  长久以来,“武器出口三原则”是日本标榜自己是“和平国家”的重要依据。不过,这项“重要原则”其实并不是一项成文法律,只是日本政府的行政内规。在日本,唯一用于规范出口商品类别的法律是通产省的出口贸易管理条例。换句话说,若纯粹从法理角度分析,并不存在限制日本向他国输出武器和相关技术的法律障碍,只是日本长久以来忌惮于国际舆论的压力而不敢造次。

  如今,安倍政府提出“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其实就是把过去需要遮遮掩掩的武器技术输送“化暗为明”。据共同社报道,“新三原则”的要点是日本不向“明显妨碍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场合”出口防卫装备;对允许出口的情况进行限定和审查;出口对象将防卫装备用于目的之外或向第三国转移时,需获日方事先同意并接受适当管理。

  专家分析,“新三原则”的要害在于日本政府可以用是否符合“国家安全保障、国际合作需要”等标准来主导军事装备和技术的国际贸易,能够出口的武器种类和交易灵活度大大增加。日本《丸》杂志指出,尽管在大手笔出口武器系统方面,日本与欧美国家相比仍存在先天不足,但出口武器散件乃至部分关键技术也能获得巨大收益,刚刚通过的“新三原则”已为这类化整为零且利润丰厚的军工生意大开绿灯。

  “军工集团”终于如愿

  美国国际评估与战略中心研究员理查德·费舍尔指出,二战结束至今,日本长期维持着隐性“官民结合”的庞大军工复合体。在战后受到美国占领军限制的情况下,日本政府通过特殊的合同管理办法,将大量军工产能保存在民间。其中的操作模式是:由防卫省(2007年之前是防卫厅)同各军种协商确定发展项目,制定武器生产计划;防卫省下属的技术研究本部负责研究和发展工作,然后委托承包商生产;防卫省下属的采购本部则负责采购事宜。

  这种由政府掌握决策权、分配权和仲裁权的方法,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美欧军火供应商之间因互相竞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而且也使日本政府对国内军工企业有着很强的控制能力。当然,拥有庞大资产和规模的“军工集团”对政府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忽视。觊觎国际军火市场丰厚利润的日本军工企业早就想抛开“武器出口三原则”的束缚。

  事实上,日本早已利用“迂回”手段,多次向海外出口军事装备。2007年11月,日本以政府开发援助的名义向印尼移交3艘巡逻舰。之后,有媒体透露日本政府曾考虑以“应对恐怖主义和海盗”的名义向东南亚国家出口退役驱逐舰。另据日本《丸》杂志披露,负责研制海基防空反导系统和陆基“中程防御系统”的欧洲EADS集团早就与日本三菱重工建立了情报交流,双方都有单项技术优势,如果合作得以落实,日本企业有望在这一利润丰厚的市场上获得至少10%的份额。

  据统计,日本有2000余家企业生产军品,可生产坦克、飞机、舰船、导弹及通信侦察器材等各型军事装备。有美国专家指出,日本在光纤、半导体、超导材料、机器人、复合材料及微电子等领域拥有先进技术,部分技术甚至领先美国。

  右翼势力推波助澜

  安倍政府的“新三原则”出笼后,日本左翼力量谴责政府削弱和取代“武器出口三原则”的决定是开“历史倒车”,其意是逐步架空日本和平宪法第9条有关放弃战争权的规定。日本“外交家”网站也表示,日本政府放宽武器出口可以找出一大堆经济理由,但从政治上看,这无疑是打开危险的潘多拉盒子。虽然日本国内不乏反对“新三原则”的民意呼声,但在如今日本政经两界右翼当道的环境下却难有作为。

  对于“新三原则”,对日本政界影响巨大的“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等团体持支持立场。按照一些右翼人士的观点,如果日本五大汽车厂商都涉足生产装甲车辆,即使只将部分汽车生产线转为生产军品,装甲车辆的年产量也可高达万余辆,日本造船业也早就具备建造航空母舰和大型驱逐舰的能力。一旦需要,日本生产军事装备的规模可在短期内增长几倍甚至十几倍。如此庞大的产能潜力一旦用于角逐国际军火市场,不但“钱途无量”,而且可以通过“军售外交”扩展影响力。

  对于日本的新动向,曾遭受日本侵略的亚洲邻国普遍表示担忧。韩国《民族新闻》评论称,修改“武器出口三原则”意味着日本抽掉“和平国家”形象中的一根关键支柱,实际上已是军工产业大国的日本将把武器生产和出口完全合法化,规模也将迅速扩大,有可能加剧东北亚军备竞赛。日本学者麻生晴一郎也从日本社会生态的角度考虑,“新三原则”可能导致日本社会坚持数十年的“非暴力和平思想”出现裂痕,进而产生军事征服的情绪。  罗山爱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专版/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军事
   第B04版:博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美食专列
   第B14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15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导读
高级军事顾问
乌将举行多场国际军演 北约国家参加所有演习
通过“新三原则”,日本打开“输武”之门
新民晚报军界瞭望B05通过“新三原则”,日本打开“输武”之门 2014-04-10 2 2014年04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