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2:评论·专栏
     
本版列表新闻
流行词手册~~~
流行词手册~~~
流行词手册~~~
流行词手册~~~
     
2014年04月1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流行词手册
围观
叶开
  叶开

  昨天刚学到一个英文词rubberneck,问女儿什么意思。她想了想,不得要领。

  我说:这个词的意思是“围观”。

  女儿愣了一下,接着我们都爆笑起来。英文rubberneck是个复合词,rubber(橡胶)和neck(脖子),合起来是“橡胶脖子”。这个词实在太生动形象了,越想越觉得好笑。无论谁拥有这样一根橡胶脖子,都可以弹性十足地伸长,高高超过别人的脑袋,看到更多的稀奇古怪、刺激有趣的事情。一旦街头巷尾发生点什么事情,这rubberneck的仁叔或大婶围观起来肯定是百发百中,可以称为“围观达人”。

  学到这个英文词,我的民族自卑心一下子消去很多。原以为只有中国人才爱围观,才会发生芝麻绿豆小事就有大量围观者。想到英美亦好事者众,心头不禁释然矣。

  我们常常会注意到这样的现象:在城市里,原本几乎空空荡荡的街头,一旦发生什么事情,立即会凭空冒出无数闲人来围观。好像是在一个原始世界,有些动物从地下钻出来,有些从树上倒吊下来,有些从河边奔跑过来——起因无非是只顾奔跑的小白兔一头撞在了大灰狼身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在交通警察巨蟒到来之前,围观动物们全都出现了,鼹鼠、狐狸、老虎、猴子、大象、犀牛、斑马、野猪、长颈鹿……这些动物仿佛在参加一个盛大的派对。晚到的小动物们只能看见大象、犀牛、老虎、斑马们挤得紧紧的肥胖屁股,焦急得十分失望,只能向长颈鹿探听消息。长颈鹿伸着比任何动物都高两倍的长脖子,悠闲地瞧着,不时偷空咬一口枝头上嫩叶,慢慢嚼着。任何动物拥有这么长一根脖子,肯定都是围观第一高手。但吃东西就要小心翼翼,嚼得碎一点了,卡在长脖子里,啄木鸟医生也无计可施。

  我在当着精力过剩的乡村少年时,也常和小伙伴们一起做着这样的好事者。我们年纪小,个子瘦,身手灵活。劣势是矮小,优势是猿猴般灵活,发生什么事,几乎是一转眼我们就占领了周边大多数枝头,成为站在树枝上的长颈鹿,还能替好奇而心急的大婶子们做现场报道。

  “围观”是普通民众对消息一种热烈过头的渴望。在没有新闻的乡村里,人们无聊得甚至会故意制造新闻,让街坊邻里们有机会打发一下漫长而苦闷的光阴。

  到了网络时代,“围观”这个词改变了性质。人们对一些不方便表态,但又有强烈的参与意愿的事情,通常采取“围观”的态度,从而有限度地、谨慎地表达对某些事情的关注,或者委婉地表示着不满、抗议。有些事情,一旦围观的人多了,可能就成为一个爆炸性消息的传播源头。而负面的“谣言”,也可能会因此传播出来。

  对于这样的“谣言”,合理解释、进行疏导,比有意瞒骗、故意封锁的效果要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新民观察·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中国新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新民图视绘
   第A09版:新视界
   第A10版:新视界
   第A11版:新民资讯
   第A12版:文娱圈
   第A13版:娱乐圈/人物·动态
   第A14版:圈内圈外/文娱圈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建筑物语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新民拍卖俱乐部/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2版:夜光杯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阅读/连载
   第B15版:新民俱乐部
   第B16版:目击
城镇化建设与古村落保护
“高人”之死
给所有生命一个无障碍通道
围观
新民晚报评论·专栏A02围观 2014-04-12 2 2014年04月1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