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上海新城区
     
本版列表新闻
~~~——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谈发展经济林木
~~~——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谈发展经济林木
~~~——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谈发展经济林木
~~~——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谈发展经济林木
~~~——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谈发展经济林木
~~~——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谈发展经济林木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圩堤上种果树,向渔塘要绿化
——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谈发展经济林木
朱全弟 陈金辉
  本报讯 (记者 朱全弟 特约通讯员 陈金辉) 青浦区抓住创建国家级生态区的契机,发展林地建设,特别是利用渔塘圩堤种植经济果林的做法,适应农业转型发展的需要。

  据青浦区农委主任吴希铭介绍,青浦水面积多,且历年来形成的渔塘数量也不少。由于近年来渔塘养殖捕捞水产方式的转变,再加上标准化塘埂改造,渔塘的塘埂宽度一般都能达到4至6米,如果塘埂全部利用起来种上经济果林的话,全区能增加上千亩的绿化面积。

  今年上半年,青浦区已在部分农业合作社以及养殖户承包的渔塘塘埂上开始试种约500亩经济果林,下半年可推广种植至1000亩,明年则可在全区所有的渔塘塘埂上种上经济果林。通过充分挖潜,利用渔塘塘埂两侧未利用地进行造林,青浦就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2000余亩。

  “要在渔塘上种经济果林,以什么品种为最佳?”吴希铭告诉记者,大莲湖果业专业合作社从江西广丰马家村引进的优良果树品种“马家柚”,通过近六年的试种已获成功,前些年开始产出“青浦本地红柚”,其口感清爽、脆甜,深受消费者的青睐。青浦农委便决定以红柚为主打品种,每亩一次性贴补1800元。

  吴希铭说,上海郊区“一产”向“三产”发展,这种做法既可美化乡村环境,又可增加绿地面积,同时,如果今后与旅游农业结合并发展林下经济的话,一定能增加土地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也可为市民提供更多的休闲采摘的好去处,一举多得。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0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天地/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新视角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2版:招生移民/新民教育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7版:汽车周刊
   第B18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9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20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2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2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圩堤上种果树,向渔塘要绿化
油菜花开
农场主爱当农机手
蜂产品内服更“外用”
天平村10万株牡丹吐芬芳
20余种本地蔬菜提纯复壮
新民晚报上海新城区A22圩堤上种果树,向渔塘要绿化 2014-04-16 2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