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何裕民教授健康新宣言
~~~——何裕民教授健康新宣言
~~~——何裕民教授健康新宣言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管理自己的健康
——何裕民教授健康新宣言
何裕民 倪红梅
  何裕民 倪红梅

  12.社交使人更长寿 

  可以做出这样的分析:睡眠时代谢明显偏低,大脑供氧不足,常使人头昏脑涨,既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又使得血液运行迟缓,血管及脑内凝血块增加;体力活动的减少,免疫系统功能及体力也会随之下降,久而久之,各种疾病常常会接踵而至。

  因此,注意睡眠,人们常可以活得更长些。理想的是将每天睡眠时间控制在6.5~8小时之间最为适宜;年轻者可以接近8小时;年长者6.5~7小时足矣。每天超过10.5小时或不足4.5小时者,都可能加速衰老,这属于“病理睡眠”过程,提示身体已濒于亚健康的危险边缘。

  研究进一步提示,6.5~8小时的睡眠分两段进行更为合理些!换句话说:学会午觉,稍微小歇片刻是适宜于健康的,因为它有助于全身机能的张弛结合!

  社交使人更长寿。心身医学有个“社会支持”理论,该理论认为人(特别是现代人)是依赖社会关系而生存的,社会关系越丰富,越和谐,他所得到的社会支持就越多,他就越容易守住自己的身心健康,也就越可能长寿少疾患。我们早先的研究也认定:女性之所以比男性总体更健康,期望寿命更长,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女性更乐意与人交往及主动寻求倾诉。这一结论是符合客观的。

  2013年2月,英国研究人员发现:无论内心是否感到孤独,社交孤立都会增加老年人的死亡风险,社交生活则有益长寿。伦敦大学学院流行病学和卫生保健研究所所长安德鲁·斯特普托带领研究小组调查6500名年过52岁英国男女的社交情况、健康状况和孤独感。7年6个月的研究期间,918人去世,主要死于冠心病、癌症和呼吸系统疾病。与有正常社交生活的研究对象相比,社交孤立者死亡风险高出26%。

  研究人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报告说,令人吃惊的是,无论社交孤立者是否感到孤独,死亡风险不变。换句话说:即使是孤独者,多参加社会交往活动也有好处。斯特普托解释说:社交联系能够提供情感支持和温暖,消解寂寞感,这一点相当重要;而且,还能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帮助,督促人们按时服药。这些对老年人的生活尤其重要。

  我们在2006年进行的南通地区肿瘤患者大样本调查中发现,患了癌症,愿意走出家庭,参加社会交往活动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把自我闭锁在家中,封闭自己的要好得多。

  201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凯泽,珀默嫩特公司的研究人员发现:婚姻幸福或者与家人朋友关系密切的乳腺癌患者,存活几率更高,与伴侣、朋友、母亲或姐妹的紧密联系有助她们战胜病魔。患者确诊3半内,社交孤立者死亡风险高61%。可见,社会交往是维系现代人健康生活的重要一环。

  也许,有些人还在为上个世纪的科学及社会进步沾沾自喜。的确,人类已经能够上天落地了,许多肆虐的烈性传染病已经被有效控制;一些营养不良性疾病在地球的“多数村落”已基本消失;期望寿命大有延伸,值得庆幸。然而,一些睿智的学者还是敏锐地注意到人类还远未达到可以弹冠相庆之际。远的不说:艾滋病、萨斯、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病等不时来造访,时时令人胆战心惊。而一些传统的常见慢性病,如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障碍等,不久挥之不去,而且,人类似乎尚未良好对策;癌症等发病率的快速攀升,让人们的心绪丝毫无法松弛,毕竟,癌症、冠心病等高悬着的死亡利剑,谁都不敢轻视。

  更何况,今非昔比!至少环境已经非昔日的蓝天白云为主,水污染、空气污染、食物污染,还有不可胜数的人类自我制造的环境“激素(毒素)”;加上一连串的危机,从资源危机、水危机、粮食危机、生态危机等,因此,理智者一点都兴奋不起来!毕竟,人生存在生态圈中,不是孤立的,更不是万能的!

  亚健康:病前状态。中医学素来强调“上工治未病”。高明的医师在病刚刚有点苗头时就努力加以控制。而这“未病”近来成了百姓的口头禅,不过不再叫“未病”,而是称为“亚健康”。城市白领,几乎人人知道亚健康,人人乐于承认自己处于亚健康状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广告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财经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上海新城区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阅读/连载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前沿
   第A28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30版:热点/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慢病
   第A32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校园天地/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新视角
   第B06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教育万象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招生培训/新民教育
   第B11版:新民教育/留学移民
   第B12版:招生移民/新民教育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幸福之门/专版
   第B17版:汽车周刊
   第B18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9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20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21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2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23版:汽车周刊/我爱我车
   第B2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我促成了上海博物馆置换(上)
致大四
管理自己的健康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5管理自己的健康 2014-04-16 2 2014年04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