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嘉定分校的课程设置,具有哪些亮点?学校在创新人才的培养上,又有着怎样的考虑呢?
杜淑贤:我们将科技与人文教育特色融入整个学校的课程体系,面向全体学生,以课程建设作为早期培养创新人才的突破口。基础型课程十分重视培养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着力夯实宽厚的学科基础,培养学科兴趣、能力、信心和毅力;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嘉定区、全体师生和家长,拓展型、研究性课程中引入了大学课程、讲座、实验、课题研究等,多层次、多角度地培养创新人才;高度重视体育、艺术教育,每天都开设两节体育、艺术微课程,开设了话剧必选课,不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艺术修养;建立了数学、地理等创新实验室,开设了系列实验课程,实验室全天候地对学生开放,搭建学生主动进行科学实验尤其是自主创新探索研究的平台;充分利用嘉定科研院所、新产业基地聚集的优势,开设了校内外系列社会实践类课程。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课堂教学“知行合一,文理交融”,不仅研究教法,更重视研究学法,培养提高了全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领袖气质,嘉定分校形成了“快乐教书,相互激发”的教风和“学习为乐,做人第一”的学风。
记者:作为一所新办学校,分校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杜淑贤:在办学实践中,我校非常重视学校特色的形成,提出了“强化人文教育,科技与人文并举,探索学校与社会、高中和初中、高中和高校无缝衔接的培养模式”的办学特色。分校紧紧依托交大附中本部,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教学管理方法同步,整体综合联动的一体化运作方式,与交大达成协议创办科创实验班,已招收了两届学生,今年又和同济大学汽车、城市规划、建筑等学院共建“苗圃班”。分校的优秀学生除了可获得一些著名高校的“直推”、“自招”资格外,还可以参加交大医学院、同济、财大、华理工等高校在本部举办的“虚拟班”,打开了更广的通往高校之路。 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