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5:专版
     
本版列表新闻
~~~——国网上海电力助力现代新农村建设
     
2014年04月17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美丽乡村”编织一张绿色农网
——国网上海电力助力现代新农村建设
张欣平 李德福
  春回大地,徜徉江南鱼米之乡,一幅幅“路平桥稳、水清宅洁、村美人和”的现代都市新农村画卷映入眼帘,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而带来的村庄面貌令人赏心悦目。为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国网上海电力公司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积极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在服务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打造美观、可靠、清洁、便利的绿色新农网,让村民用上放心电、舒适电,乐享幸福生活。

  青浦 

  “以电代柴”环境更秀美

  江南小镇练塘,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走进东庄村,一眼望去,是宽阔的道路、整齐的农舍,看不到的,是“十步一岗”的电线杆以及“蜘蛛网”般的电线。

  “这几年,随着上海市‘村村通’建设的加快,村里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村级道路网,许多以前的小路都进行了拓宽。”村长孙冲弟介绍说。“道路一拓宽,原来路边的电杆就跑到路中间了。现在村里车子也多了,出行很不方面,也不安全。”

  为改善这一状况,青浦供电公司在农网改造方案制订期间,多次组织人员到该村进行现场勘查和线路规划布点,以求最大限度缩短供电线路长度,减少电杆数量。对以往的杆线进行“搬家”,美化供电环境,方便村民出行。

  “我们对东庄村辖区内12个低压台区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改造,共迁移电杆16根,还将部分线路进行合杆。经过这样布局,不仅更美观,供电也更科学、更可靠。”练塘供电营业站的张晓明介绍说。

  练塘种植茭白历史悠久,东庄村是重要产区之一。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东庄村引入了都市农业概念,推广家庭农场的农业产业模式,积极发展观光农业和体验农业。青浦供电公司新一轮配网改造也适时开展,将东庄村供电容量增加了近一倍,改造了小截面导线2.2公里,惠及居民388户。

  在田间,茭白种植户张文娣一边望着绿油油的田地,一边告诉记者:“茭白又叫‘水中人参’,离了水可不行,要保证及时排灌。以前用抽水泵要等到半夜,白天电压太低根本转不起来。现在白天用一点也不耽误。这不,我又买了收割机和加工机,扩大了种植面积。”

  村民李成友经营着一家生态农庄,有9间客房,家里有12台空调。“以前天热的时候空调根本打不开。自己遭点罪倒没关系,主要是游客受不了。”他指着不远处一台崭新的变压器。“前几天供电公司专门赶在五一假期前安装好,还把导线加粗了,现在空调全开一点问题都没有。” 

  如今的东庄村,不仅美在自然环境,更美在村中家家户户“使用绿色能源”的环保观念上。随着村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家中的老土灶、柴草堆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现代化家用电器。“现在村民烧水做饭都用的是电,家家户户的烟囱很少冒烟了。”村长孙冲弟说,“电力能源清洁环保,又方便快捷,这一年多来没人砍伐林木,村里绿化搞得越来越好。”

  近年来,青浦供电公司多次组织青年志愿者宣传“节能减排”,倡导村民“以电代柴”、“以电代煤”,同时不断提升村里供电水平。电压变稳了,供电容量充足了,村民们也确确实实感受到电力带来的方便。以前家家户户烟熏火燎的灶头间,变成了电饭锅、电磁炉、微波炉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的现代化厨房间,使用绿色环保能源的观念更走进了每位村民的心里。

  “目前我们正计划在东庄村推广小型太阳能发电项目。”青浦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沈伟说,“现在不少村民已经用上了太阳能热水器,我们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家家户户都能用上‘太阳能电’。”

  崇明

  “十分钟缴费圈”将覆盖全岛

  崇明岛地域狭长,东西长达70公里,居民驻点分散,交通不便,长期来缴费始终是一些散居居民的“心头痛”。为了方便岛内居民缴纳电费,崇明供电公司在推出邮政网点代收、银行代扣代收等缴费方式的同时,全力打造“十分钟缴费圈”便民服务工程。目前,包括八效村、北港村、前哨村等多个偏远乡村已开通定点代收电费服务,极大方便了居民缴费。

  陈家镇八效村就是“十分钟缴费圈”便民服务工程的最大受益者,由于该村位于陈家镇最东端,距离镇区缴费点20多公里,缴电费一度成为村民们的愁心事。“村里大多都是老年人,年轻的都出去打工了。这些老人很多连自行车都不能用,自己上最近的缴费点来回一趟也要两三个小时。”村民张洪石告诉记者,平时村里老人都是托他去镇上缴纳电费,骑摩托车从村里到镇上供电营业厅,一个来回要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而且兜里揣着现金,心里老觉得不踏实。供电公司开通代收电费服务后就方便多了,电费随时都能交,很多老人来村委娱乐健身的档口就把电费交了,方便省心。

  前哨村的驻点收费人员丁春青向记者介绍,自开通“十分钟缴费圈”以后,当地居民交电费难就成为了历史。现在,一般每月的20日左右,利用一两天的时间,由供电公司或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在村委会设点,每天来缴费的居民有300多户。除此之外,一些其他村的居民也会就近前来缴费,大家都对供电公司的优质服务表示赞赏。

  崇明供电公司副总经理张永康告诉记者,“十分钟缴费圈”是供电公司主动将优质服务送到岛内用户家门口的便民举措,为了保证全岛居民能最大限度地从“十分钟缴费圈”服务中得到实惠,崇明供电公司将在今后数月内逐步推广“十分钟缴费圈”,预计到今年年末,崇明供电公司还将在各营业站辖区内增设128个收费点,并通过不断地努力,逐步将这项便民服务举措向全岛500个村覆盖。

  金山

  畅通供电服务“最后一公里”

  针对配网投入少、欠账多而长期存在的“先天不足”,金山供电公司以提升供电能力和供电可靠性为重点,在完善电源点建设的同时,持续加大配电网建设改造投入,实施升级改造,全力畅通供电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配电网的持续补强,使金山地区23万户居民从中受益。

  漕泾镇金光村,是金山地区实施配网可靠性提升工程的3个标杆台区所在地,由于多年没有实施综合性的农村低压电网改造,低压电网配置较低,设备老旧,故障率高。金山供电公司以金光村配电网改造为标杆,全面启动低压配网可靠性提升工程,按照轻重缓急原则筛选143个台区、188公里10千伏线路、182公里低压线路作为首批改造的“最后一公里”,重点解决供电半径长、导线绝缘化等问题。而仅仅一天时间,金光村3.5公里低压“裸导线”实现升级换代,全部更换为70毫米绝缘铝线,两台容量仅有60千伏安的变压器同时“下岗”,取而代之的是两台315千伏安的新型低损耗变压器。通过回访了解,经过可靠性提升改造的303个台区,电网环境和供电质量得到了全面升级,12799户村民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金山嘴渔村是上海最后一个渔村,海渔文化特色明显,经过两年的旅游开发,由一个封闭的小渔村成为金山滨海旅游的新亮点。渔村以前也叫“老街”,现实也恰如其名,街面狭窄、住房拥挤、设施陈旧,尤其是沿街低压线路历经多次调整后,新老交错、良莠不齐,又因居民乱接乱挂导致用电隐患频现。历年台风过境之时,由于临海而居,居民电力故障报修就会明显增多。在地方政府实施老街环境改造、打造“上海渔村”旅游品牌之前,金山供电公司就已提前关注老街居民用电环境的改善。供电公司先后三次赴老街进行现状排摸并召开现场会,细致编制改造方案,老街沿线接户线以及10千伏架空线全部实施电缆入地。考虑到后续用电需求,供电公司还在深巷处增容400千伏安变压器一台。翻新改建后,墙白、路清、灯亮,并实现集中装表,既美观又安全。街上已经住了几十年的邻里,对老街如今的变化分外自豪,而老街焕发的新貌,也吸引着无限商机。

  今年,金山公司已计划对配电网杆(配)变负载率超过70%且过负荷小时数月超过10小时,存在低电压的台区实施改造,涉及台区429个,而春节后第一天即已开工的首批117个台区已于3月底全面完工。

  松江

  为家庭农场撑起无形“保护伞”

  位于黄浦江上游的松江泖港镇腰泾村,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现有家庭农场13户。62岁的农场主李爱云便是该村第12小组村民,只有小学文化的他在2008年承包了本村117亩田,成为第一批家庭农场主,如今农场的生产管理由他和儿子李春风共同进行,承包水稻田面积达340亩,猪场占地3亩,养了500头猪,整个猪棚配以现代化的通风、降温、粪尿收集利用设施,闻不到臭味,猪粪尿最终还田利用。配种房空调、通风、降温、照明电气设备一应俱全。

  李爱云对记者表示:去年松江出现罕见持续高温,340亩水稻通过5个机口抽水灌溉,泖港供电营业站及时为他的农场排查更新老旧线路、更换电泵控制柜、维护排灌电机线路,5个机口都能同时出水,这都得感谢松江电力“保姆式”服务。“电力师傅经常上门,检查农场内外部线路和用电设备,确保高温天气条件下排灌电机正常运转,让水稻及时喝上了水,为水稻及时排灌打好了基础。”在去年不利的气候条件下,老李一家的水稻亩产仍保持在1250斤左右,较全区平均亩产1150斤增了100斤。

  为降低高温天病死猪发生率,松江电力党员服务队大伏天还来到猪棚内,检查通风,降温设备用电线路,确保猪棚内通风良好。老李家去年出栏生猪1500余头,全部销往松江最有名的松林猪肉厂。父子两既种粮,又养猪,空余时间自己开农机,电力保障为这些家庭农场主的良性有序经营撑起了一把无形“保护伞”。通过规范经营、科学操作,老李家去年纯收入达到了31万元,儿子李春风还被评为2013年度松江区优秀家庭农场主。

  家庭农场正常运转,少不了用电设备的日常维护。据统计,松江家庭农场主三分之一年龄都在50岁以上,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少都是电力“门外汉”。松江供电按照“属地包干,责任到人”原则,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为家庭农场提供即刻消缺服务。通过上门走访,向农场主发放服务队名片,一旦遇到用电难题,无需拨打95598,直接拨打名片电话求助,共产党员服务队即到现场排除故障。今年春节后,松江供电已累计提供即刻消缺服务23次,消缺率100%。

  本报记者 张欣平 通讯员 李德福

  ① 青浦供电公司工作人员在巡检乡村电网 刘湃 摄

  ② 金山供电公司志愿者服务队现场为村民办理用电业务 李锋 摄

  ③ 崇明供电公司工作人员为村民上门收费 朱礼花 摄

  ④ 青浦供电公司为乡村道路架设路灯杆 刘湃 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上海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专版
   第A26版:专版
   第A27版:专版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3版:新民环球/讲坛
   第B04版:博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新民楼市
   第B10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1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广告
   第B16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7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好吃周刊
   第B20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2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22版:优游食林/好吃周刊
   第B23版:好吃周刊/美食大观
   第B24版:广告
为“美丽乡村”编织一张绿色农网
新民晚报专版A25为“美丽乡村”编织一张绿色农网 2014-04-17 2 2014年04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