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岁的曹珠凤学布艺画不到一个学期,一幅用碎布头剪裁拼贴成的“顺”字图煞是漂亮。曹阿姨说,“布”艺不难,难的是“丝”艺,就是用真丝作画,因为真丝特别滑,不容易剪贴,这是要高级班才学的功课。
同样,家住梅陇镇的王丽英阿姨,退休在家总想着要活到老学到老。去年她报名参加了镇里的易拉罐画学习班,没想到才学了半年,就能用易拉罐铁皮拼成12幅星座图。
创意布艺、创新纸艺两个体验馆的老师,来自上海群益职业技术学校的服装和学前教育两个专业,而木艺体验馆则是聘请了一位名叫周书海的民间艺人。别人眼里无用的老树根,在周书海眼里却能变成宝贝,经过一番削剪、粘贴,一个个动态人物和飞禽走兽立时惟妙惟肖。这间木艺体验馆,可以同时容纳至少15名学员跟着周书海师傅学艺,所需树根、短木条、电动小刨床等材料已经准备就绪。
“这还只是一个开头,今后这里的手工体验内容会更丰富。”闵行区社区学院社区教育部主任李国栋说,他们还会将梅陇镇的海派红木鉴赏、华漕镇的漆板画、七宝镇的微雕艺术等地域文化特色项目,引入体验馆。
一同前来体验创意乐趣的市教委终身教育处副处长夏瑛说,截至昨天,本市首批挂牌的8个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已全部建成,分别是红色文化、科普教育、文化艺术、智慧生活、海派文化、服饰文化、陶艺创作和创意手工基地,另外还在全市建设了42个体验站点,共计96个体验项目,可让市民在互动体验式活动中寻找到终身学习的乐趣并获得学习成效。本报记者 王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