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途旅行受限 由于“超级充电站”不足,车主无法随性开着特斯拉探望远方的朋友。在中国,这样的问题甚至更为严重,高速公路上无处充电,用普通电源充电速度又上不去。来自浙江金华的国内第一名车主张建良表示,特斯拉充电并不算特别方便,因为对硬件要求相当高,“现有的条件下,要住别墅,或者至少有私家车库才适合”。
■ 泊车耗电 大卫·诺兰德是美国一名资深记者,使用2013款特斯拉Model S已经一年了。他统计过,在前10个月,Model S在完全停车状态下平均日耗电4.5度。两个月前,软件更新之后,平均日耗1度电。估计一年非驾驶状态下,也耗费大约1400度电。
■ 上下车不便 为了保证美观和气体力学,驾驶舱门设计得很低。大卫觉得不太舒服:“对身高一米八,又早已不年轻的我来说,需要很努力地弯下身子才能进去。”
■ 寒冷季节里电能效率极低 冬天,在最开始的16-32公里,Model S会完全禁用再生制动功能。随着电池渐渐加热,动能和再生制动才会慢慢恢复。加热电池、车舱、启动车子时需要的大量电力,这时跑短途,就很不实用。有时,去一趟超市买菜的电耗会高达500瓦时/英里(312瓦时/公里),这还是在不考虑泊车电耗和充电损失的情况下。冬季里轮胎的牵引又是另一个问题,虽然有冬用轮胎出售,但是在美国的售价高达4000美元一套(约2.5万人民币),如果在大陆销售将更贵。
■ 触屏的人体工程学问题 由于没有物理按键,司机调节气温或是音响时则必须按得很准,很多情况下你需要低头才可以准确操作,还会不时出现死屏,在行驶中这是非常危险的。
■ 内饰细节设计不到位 不少试驾者说,车内储物空间较小,舒适感和整体用料做工达不到这个价钱的等值水平。
此外,张建良特别提醒,特斯拉还有一些隐性成本:“车子电池蓄电能力会不断下降,估计两三年后就要更换,花费至少在10万元左右,跟电瓶车是一个概念。”
本报记者 王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