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焦点
     
本版列表新闻
在国内最早探索试点 今年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在国内最早探索试点 今年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在国内最早探索试点 今年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在国内最早探索试点 今年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在国内最早探索试点 今年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在国内最早探索试点 今年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在国内最早探索试点 今年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国内最早探索试点 今年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上海3年内完成 临终关怀服务全覆盖
施捷
■ 金山区亭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科病房,是本市十八个市级试点临终关怀机构之一。图为护士正在为一位八十二岁的肺癌晚期病人输液  庄毅 摄影报道
  首席记者  施捷

  上海的“临终关怀”始于1988年10月。从南汇县老年医院的最早探索、闸北区临汾街道医院仅有的4张临床关怀床位,到2012年率全国之先将在18个试点单位开设舒缓疗护服务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再到今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明确新增1000张以逐步形成网络体系,整整26年,这一体现申城人文关怀和城市文明水平的民生工程、惠民工程正扎实前行。

  我们为什么要做?我们能做什么?在今天上午“临终关怀(舒缓疗护)伦理与实践国际研讨会”上,本市有关部门以过去两年上海工作的翔实报告,回应了与会国内外专家的关切。

  2012年启动实事项目,初步建立社区居家、机构病房和家庭病房“三床联动”机制

  以2013年数据分析,本市全年居民死亡人数为11.67万人,其中3.67万人死于肿瘤,平均每天有105人死于肿瘤。上海目前癌症总体发病率和死亡率,约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2/3-3/4。晚期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的患者为重度疼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往外延伸,还有不可逆转的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如高龄老衰、艾滋病、白血病、红斑狼疮、植物人)及家属,同样需要特别的疗护服务。

  民众需求-专家呼吁-区县经验-参事建议-领导重视,多方合力促成了上海“五位一体”(即政府主导,部门推进,医护实施,社会介入,义工参与)的实事工程样式。

  据最新统计,2012年市政府实事项目启动以来,市、区两级政府已先后投入2831.73万元,用于18所临终关怀病区硬件建设。市卫计委制定《临终关怀基本标准(试行)》和《临终关怀工作规范》,明确了临终关怀科定位功能和任务,全市也初步建立起了社区居家、机构病房和家庭病房“三床联动”机制,形成了社区肿瘤条块、临终关怀门诊和病房、家庭医生四位一体工作模式,综合医院与试点机构上下联动正逐步开展。

  截至去年底,本市18个市级试点工作已全面顺利完成,2013年收治恶性肿瘤病人数1403人

  “应用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的适宜技术,改善临终患者生命质量,维护患者尊严,缓解家属痛苦,促进社会和谐”,市卫生计生委副主任许速为记者如此“定义”了临终关怀项目的基本任务。至于在第一批18家机构试点时就将“临终关怀科”标识为“舒缓疗护”,他的解释是为了让更多人容易接受,也体现了姑息、缓和、宁养、疗护的服务内容。

  截至去年底,本市18个市级试点工作已全面顺利完成。分设于17个区县的18个机构,共设临终关怀病房84间、病床234张,2013年收治恶性肿瘤病人数1403人,其中住院占87.6%,居家占12.4%(设为家庭病床),平均住院日29天。平均每一名出院病人医药费用约5500元,药费约占医药费用的43%,其中镇痛药、镇静药占药费的三分之一,平均每一出院病人床日费用181.84元。 这些临终关怀机构拥有医护人员328人,95%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另有700多名志愿者参与了相关服务。

  2014年市政府实事项目明确提出:在61个社会办医疗机构中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

  进入2014年,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又明确提出了新建舒缓疗护床位1000张,开展临终关怀规范服务的目标。据介绍,新增1000张床位的任务包含了设置临终关怀科、新增机构舒缓疗护床位600张以及新建居家舒缓疗护床位400张两大部分,将由6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护理院及承担舒缓疗护服务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共同完成。

  最新进程报告显示,新一轮实事项目已得到财政、医保、民政、红会等相关部门在建设和工作经费、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医疗救助、居家贫困患者人道救助方面的鼎力支持,各区县将在本月底报送具体实施方案。市卫生计生委已相继印发《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舒缓疗护(临终关怀)科基本标准的通知》,《上海市舒缓疗护(临终关怀)项目镇痛药物目录》,以更好地推动建立具有上海特色的机构病房与家庭病房相结合的临终关怀服务模式和运营机制。

  记者今天了解到,上海舒缓疗护服务的进一步目标,是在老年护理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临终关怀科,设置安宁舒缓疗护床位,同时建立健全老年护理床、舒缓疗护床、家庭病床“三床”之间的合理转介机制。年内初步建立起肿瘤患者及其他慢性疾病终末期患者“综合医院-安宁舒缓疗护病区-社区居家”的多层次网络服务体系,3年内完成临终关怀服务全覆盖。通过对临终患者及其家属躯体症状、社会心理和精神心灵的支持关怀,改善临终生命质量。

  生如夏花之绚烂,逝如秋叶之静美。让生命安详、无缺憾、有尊严地逝去。让我们共同努力。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阳光天地(154期)
   第A27版:目击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育儿/新民健康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B01版:新民环球
   第B02版:论坛/新民环球
   第B03版:新民环球/记忆
   第B04版:社会/新民环球
   第B05版:军界瞭望
   第B06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7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8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美食物语/好吃周刊
   第B1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B12版:吃遍中国/好吃周刊
   第B13版:好吃周刊/优游食林
   第B14版:美食专列/好吃周刊
   第B15版:专版
   第B16版:专版
   第B17版:新民楼市
   第B18版:广告/新民楼市
   第B19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0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1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2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2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C01版:汽车周刊
   第C02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3版:广告
   第C04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5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C06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C07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C08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超八成受调查者认为 临终关怀与安乐死有联系
世界卫生组织 临终关怀的6条标准
临终关怀发展历程
上海3年内完成 临终关怀服务全覆盖
广告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焦点A06上海3年内完成 临终关怀服务全覆盖 2014-04-24 2 2014年04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