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民晚报推出校园通讯站“最校园”计划,携手全市各所中小学,搭建校园文化推广平台,让优秀、特色的校园文化“引进来、走出去”。
校园社团作为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不仅是学生共同的归属,也是一张张展现校园文化不同侧面的名片。它们和学生一起成长,经历风雨和阳光,蓬勃发展,百花齐放。本次“最校园”系列首篇报道中,我们邀请了几位中小学校长和书记,就各自校园里的部分精彩社团做介绍:
华东师大一附中团委书记徐嘉文:多彩社团求同存异共发展
我校共有25个优秀学生社团,有的致力于创新实践,有的侧重兴趣爱好。
学校RC模型社的车模组经常出征上海市各项车辆模型比赛,获得不少市级赛事奖项,还与更高级别的各知名模型品牌厂队高手开展交流;航模组社员研究航空模型理论并设计组装航模,培养动手能力和操控技术,激励学生不断追求进取。HG街舞社去年起开始与著名舞蹈机构CasterCrew合作,开设正规舞蹈教授课。社员通过指导,在东方绿洲汇演、元旦联欢晚会上表演更加专业精彩,还在校外舞蹈比赛中获得理想名次。
我校还有乐队社、DSLR摄影社等社团,这些丰富多彩的社团求同存异携手并进,用激情演绎理性,将理想扎根于现实。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民办外国语小学校长王石兰:中西合璧培养国际化人才
我校发挥外语特色优势,为学生提供各种了解社会、锻炼能力、提高素质的平台。在上海市教委和市外办联合举办的“2012上海百名中小学生走进外国驻沪总领事馆”系列活动中,学校双语记者团成员走进匈牙利和保加利亚驻沪领事馆,和驻沪外国领事近距离交流,直观地认识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拓宽了国际视野。
每周五下午,我校70多个社团活动都会在校园里开展,包括“水墨漫画组”、“篆刻组”等中华传统文化社团,引导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热爱民族传统文化,具有强烈民族自豪感的未来国际化人才。
上海七宝明强小学校长兼书记顾文秀:传统花鼓表演惊艳中外来宾
我校“鼓乐队”是闵行区首支学校鼓乐队,15年来多次承担市、区级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和社会公益活动,收获成功喜悦,弘扬传统文化。鼓乐队还大胆尝试民乐与鼓乐的融合实践,2010年一曲《牛虎斗》在澳大利亚悉尼中国新年文化节上亮相,惊艳中外来宾。
我校90多个兴趣社团渗透“两纲”精神,涉及强身健体益智、艺术教育等各类学科,学校通过社团育人,让每个学生都健康快乐成长。
浦三路小学校长张国芳:特色社团丰富假期生活
我校是体育特色校、艺术特色校和科技特色校,根据这三大特色,开设了乒乓社、陶玩苑、新视觉摄影社等20多个社团,其中面艺、剪纸、蝶艺还成为假期中固定的民间艺术活动站,向周边居民、学生开放,吸引众多人气。最近,摄影社团拍摄的短片还获得了首届校园原创微视频
“优秀影片奖”。
新凌小学校长李激文:科技特色培养创新性人才
我校是上海市科技特色示范学校,上海市发明创造重点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组建了诸如“小灵童”创新社团、“车轮滚滚”俱乐部等10个科技兴趣社团,占到学校总社团数的56%。培养了一批对科技活动兴趣浓厚、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动手能力强的科技苗子,近几年屡获创造发明获市级奖项。
上海市民办西南高级中学团委书记宋雅仙:培养学生素养和感恩的心
我校社团类别涉及学生感兴趣的多个领域,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各个方面。其中比较知名的有形体社、春柳艺术社、弘锋广播社和志愿者服务队等。学生通过参加社团,展示自己风采,培养了良好气质和健康形象,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锻炼交际能力,同时也学会拥有一颗感恩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