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动荡岁月,长寿寺僧人将4件镇寺之宝托付给同善堂。堂主杜氏后人默默藏宝直至如今寺院重建物归原主——~~~
动荡岁月,长寿寺僧人将4件镇寺之宝托付给同善堂。堂主杜氏后人默默藏宝直至如今寺院重建物归原主——~~~
     
2014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动荡岁月,长寿寺僧人将4件镇寺之宝托付给同善堂。堂主杜氏后人默默藏宝直至如今寺院重建物归原主——
77载不负重托 “完璧归寺”传佳话
鲁哲
■ 杜家全家福(摄于1935年,局部),居中白发长者为杜静涵,后排右二抱小孩男子为杜炳才,其怀中幼童为杜心      图片由李耀华提供
  一尊和田白玉鎏金镶宝观音像、两尊和田青玉护法玉佛和一座宋代哥窑三足香炉,4月27日,81岁的杜心老人率全家将这四件宝物交给长寿禅寺监院耀维法师的时候,如释重负——长寿寺的传世之宝77年后终于物归原主了。长寿寺镇寺之宝为什么会在杜家?昨天,杜家世交李耀华讲述了这个曲折的故事。

  国难当头僧人托宝

  长寿寺位于闵行区浦江镇杜行地区,建于南宋宝祐(1253-1258)年间,香火绵延数百年,寺里有白玉鎏金镶宝观音像等四件镇寺之宝。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侵华日军的铁蹄蹂躏浦江东岸各乡镇,长寿寺的僧人料到在劫难逃。寺院里传承了近千年的宝物怎么办?僧人们想到了杜行镇上的同善堂。 

  同善堂是当时浦江东岸地区民间自发的公益组织。由杜静涵(杜心的祖父)发起,当地杜行、召楼、鲁汇、闸港、陈行、题桥、三林一带的仕绅先后捐地约100亩,以田租作为基金,用于赈灾、教育、铺路修桥等慈善活动。

  同善堂的先生做善事,是好人,僧人们信得过他们。1937年的一天,寺中僧人将四件宝物藏进藤箱,假装云游去,实际却将藤箱交给了位于杜行九曲弄的同善堂。

  宝物辗转藏入杜家

  不久,长寿寺被日军强占,僧人们流离失所,再后来,寺院毁于战火。藤箱则一直静静地留在同善堂的库房里。

  到了1942年,同善堂的理事丁仁科听说日伪要“清乡”。宝物怎么办?放在同善堂很可能被“清”走。理事李儒墨、金一飞、翁聋若和丁仁科决定将宝物转移到堂主杜静涵之子杜炳才家。相比其他人,杜家藏宝条件最好,他家就在同善堂隔壁,东西不用拿进拿出,而且在他家的典当行与酱园之间有个隔墙,很隐蔽。

  当时只有少数几个理事知道这件事,大家都守口如瓶。“走漏风声就可能遭来灭门之灾。”李耀华说。 

  在杜家的隔墙里,宝物躲过了日伪“清乡”。1945年,日本人投降了。紧接着,新中国成立了。

  李耀华说,杜心出生于1933年,他对日本人投降有印象,但小时候对家中藏宝一事一无所知。直到1950年,杜心参加志愿军将赴朝鲜上战场,当时年近六十的杜炳才在儿子临行前,告诉他家里藏有僧人所托宝物,并说等寺院重建要让它们物归原主。1958年,已是解放军随军摄影记者的杜心在去福建前线途中回了一次家。父亲这次特意给他看了那四件宝物,再次叮嘱他,哪天长寿寺重建,就把它们送回去。

  1964年,杜炳才老人去世。但由于种种原因,长寿寺一直没重建,杜心遵照父亲的吩咐一直秘藏宝物。

  谁也未料宝物还在

  时间静静流淌,转眼到了2013年,浦江镇择地重修长寿寺。寺庙监院耀维法师拜访杜行当地名士后人时,见到了杜心。此时,杜心已是80岁的老人了。

  见到耀维法师,老人开口就说道,他家藏有长寿寺的4件宝物,哪天寺院修好了就送过来。耀维法师当时觉得很突然。因为新中国成立后出生的他根本不知道长寿寺原来还有宝物,从别的寺院来杜行后,他也曾听镇上老人说起过以前寺里有玉佛,但谁也没见过,也不知道玉佛的下落。“这么多年了谁会想到宝物还在呢?”耀维法师说。 

  杜心的身体状况不太好。今年2月,李耀华拜访他时,他突然问起长寿寺建得怎么样了。李耀华告诉他结构封顶了。“可以还回去了。”杜心说。

  “他说,‘不能再等了,祖上说过的,等长寿寺重新修好,就把宝物还回去。现在是时候了。’”李耀华说。 

  77年后完璧归赵,归还宝物的当天,老人非常开心,父亲交办的事情终于完成了。

  本报记者 鲁哲

  【记者手记】

  听到杜心老人将保管了几十年的宝物完璧归赵,记者马上联系希望能采访老人。但记者没有见到老人,原来,老人身体不太好,医嘱静养,只能委托了解事情经过的李耀华代为接受采访。

  77年前,在危难时刻,僧人托宝给非亲非故的同善堂,靠的是什么?是信任。当年托宝的僧人早已不在人世,决定将宝物托付给杜家的同善堂理事们也都不在人世。除杜心外,世上已无人知晓此事,但杜心,他仍然没有辜负信任。 

  未能采访到本人,多少有些遗憾。但对于这样的好人,这样的好事,记者深信不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新民资讯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上海新城区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连载
   第A27版:阅读
   第A28版: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前沿/新民健康
   第A31版:新民健康/热点
   第A32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B01版:新民教育
   第B02版:教育万象/新民教育
   第B03版:新民教育/家长会
   第B04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第B05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6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08版:专版/新民教育
   第B09版:新民教育/专版
   第B10版:广告
   第B11版:新民楼市
   第B12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3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4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5版:新民楼市/地产资讯
   第B16版:地产资讯/新民楼市
   第B17版:汽车周刊
   第B18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19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20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21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22版:车展专版/汽车周刊
   第B23版:汽车周刊/车展专版
   第B24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77载不负重托 “完璧归寺”传佳话
广告
新民晚报要闻A0477载不负重托 “完璧归寺”传佳话 2014-04-30 2 2014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