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自己的健康何裕民教授健康新宣言何裕民 倪红梅
27.克林顿执迷的养生秘诀
食医,在诸医之首。中国有一个传统很有价值,那就是从事饮食调整的医师,地位崇高。早在3000多年前的西周早时,当时的医师就分为“食医”“疾医”“疡医”“兽医”四类。主管饮食养生防病和食疗治病的食医,荣列首位;疾医是内科医生,只能忝列第二;疡医是外科医生,当然,地位只能从属老三;兽医排列在最后。可见,食医的地位非常崇高。此后,各朝各代“御膳”都是重点部门。
食疗养生防病:一贯的中国传统医学一直强调:食物是最好的药物!维护生命,养生延年,要从合理饮食做起。从先秦开始,古代医师便孜孜不倦于探索这一问题。《黄帝内经》中就系统讨论了食疗养生防病和治病的原则方法。
被称作“医圣”的张仲景,堪称食疗治病的典范。他强调“凡饮食滋味,以养其生,防治其病”,并创制了许多沿用至今的食疗名方,如甘麦大枣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猪肤汤等。这些食疗方若能正确运用,常有佳效。
更值得一提的是晋唐名医孙思邈,他认为:“安生之本,必资于食。是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滋气血。若能用食平疴(平疴,治愈重病),释情遣疾(遣疾,祛除一般小疾)者,可谓良工(高明的医生)”。“夫为医者,当须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方·食治》)这些论述,清楚地表明了中医学的一贯主张:应先以比较温和的方法(如食疗等)治病,“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因为是药三分毒。这充分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疗法的敬畏。
这一传统在后世一直延续且发展着。例如,唐显庆年间出版了《食疗本草》,系我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食养食疗学专著。宋代普遍使用饮食治病,宋朝皇家编撰的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中,28种疾病载有食治方法,有两卷则为食疗专篇,载有食疗方、保健膳食方160余首。宋之林洪著《山家清洪》,集录民间糕饼、粥饭、羹菜、饮品、茶水、果晶等各种药膳剂型,计102种。宋代名医陈直著有《养老奉亲书》,是偏重于饮食疗法与老年保健的专著。元代设有饮膳太医,忽思慧曾经主持工作,他集成的《饮膳正要》,是世界范围有影响的专著。明代姚可成补辑的《食物本草》,共载药食两用之品1679种,几乎包括了古今所有的饮食养生之物……可见,在中国,这一传统之深厚,经验之丰盛!
克林顿执迷的养生秘诀。世界范围内比较受推崇的饮食方法主要有地中海饮食、日本饮食及中国(70年代)以前的饮食方案及食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因为吃得不健康而发胖,并引发诸多健康问题,包括严重的心脏病问题,数年前曾被迫接受心脏搭桥手术。可这几年来他的健康状态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当2010年7月克林顿在女儿婚礼上现身时,人们惊讶了,发现他不但瘦身成功,精神很好,气色亦佳;而且,心脏病问题也缓解很多。当人们纷纷向他打探养生健康秘诀时,不料克林顿说他重回健康的方法源自中国,因为受了一本美国最畅销的营养学方面书籍——《中国健康调查报告》的影响,他近年来执迷于中国的饮食营养方案及食谱。
《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及其姊妹篇《救命饮食》的作者是鼎鼎大名的美国营养学权威、获得营养学及癌症营养等终生成就奖的柯林·坎贝尔博士。他从事了50年的生物医学及营养学研究,其中,包括一项在中国等地长达27年的实验科学项目,科学实验证明:良好的膳食可以挽救大量人的生命。
此书在欧美等地影响巨大,包括克林顿等政要显贵都会倍加推崇。根据该书的指导,大量的美国人正在学习中国传统(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的饮食习惯。但坎贝尔博士也指出:今日的中国,人们的生活方式却正在日益陷入误区中,日渐西化,疾病谱正迅速向西方国家靠拢,因此,健康危机接踵而至。
坎贝尔《救命饮食》的启示。《救命饮食》与《中国健康调查报告》是姊妹篇,都是坎贝尔在饮食养生方面的巨著。我们试摘录书中部分内容,以飨读者,希望人们能重新审视中国的饮食养生之精髓,从今天开始,找回最健康、也是最简单的生活方式——从合理饮食开始,阻断疾病滋生,守住自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