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空军备竞赛问题由来已久,早在冷战时期,美苏两国为占领外空这一新领域,在研制军用卫星、外空武器等方面展开激烈竞争。冷战结束后,美国依旧重视外空,拒绝承诺不在外空部署武器,甚至不支持谈判禁止太空武器,成为引发全球新一轮外空军备竞赛的导火索。
冷战期间美苏竞争
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类活动领域从此扩展到外层空间。航天技术首先应用于军事领域,美国和苏联分别于1959年和1962年发射第一颗军用照相侦察卫星,外空军事利用局面出现。
由于外空具有巨大军事潜力和价值,迅速成为冷战期间美苏军备竞赛新领域,双方围绕研制各类军用卫星、外空武器和部署于外空的天基反导武器展开激烈竞争。
为确保外空用于和平目的,联合国于1959年成立和平利用外空委员会,并达成一系列旨在控制外空军备竞赛的国际条约。1967年,美国、苏联和英国签署《外层空间条约》,禁止在太空轨道和空间站部署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被誉为和平利用外空的法律基石。
1982年以来,日内瓦裁军谈判会议(裁谈会)一直把防止外空军备竞赛作为议程之一。联合国大会每年均通过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决议,强调裁谈会在谈判防止外空军备竞赛多边协议方面负有优先责任。
美国企图控制外空
冷战后,美国在民用和军事利用外空领域遥遥领先,对可能制约其技术和装备发展的国际条约谈判均持消极态度,也是少数不支持谈判禁止太空武器的国家之一。
2005年,美国打破以前在联合国此类决议投票中弃权的惯例,首次投票反对呼吁举行此种谈判,是唯一投反对票的国家。
近年来美国更加重视外空,其大力推动的以信息技术和导弹防御为核心的军事变革均离不开外空,甚至提出“控制外空”的军事理念。
2006年,时任美国总统布什签署新版《国家太空政策》,宣布美国会继续执行已有国际条约,但“反对发展新法律体系或其他制约措施,禁止或限制美国对太空的使用与进出”。
新政策首要目标为“加强美国的太空领导权,保证太空能力可在美国国家安全、国土安全及外交政策需要时为之服务”,以及“为保证美国的太空利益,确保能在太空或通过太空展开不受妨碍的行动”。
时任美国负责武器控制和国际安全事务的副国务卿约瑟夫强调,尽管新政策没有规定在太空开发或部署武器,但为了国家安全利益,美国并不放弃这种选择。 石中玉
名词解释
外空和领空
外空:即外层空间、宇宙空间,指地球大气层及其他天体以外的区域。
外层空间与地球大气层并没有明确界限,缘由是大气随海拔增加而逐渐变稀薄。国际航空联合会定义,海拔100千米高度为卡门线,是现行大气层和外空的界线。
领空:指主权国家领土和内水上空的空气空间,是国家领土的组成部分。
《巴黎航空公约》和《国际民用航空公约》规定,国家对其领土上空的空气空间享有绝对主权。
领空不包括外层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