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乌克兰举行新总统就职仪式,有“巧克力大王”之称的亿万富翁波罗申科成为乌克兰独立后的第五任总统。他能否带领乌克兰走出危机,令世人关注。
要摆脱这场独立后最严重的国家危机,波罗申科必须表现出高度的政治智慧和卓越才能。他有没有这样的能力?他的执政之路面临哪些难题?又将如何把握与西方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我们请专家解答。 ——编者
1
乌克兰民众急盼扭转危局
波氏“清白”经历成为优势
问:此次乌克兰大选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举行的?波罗申科为何能够胜出?
答:此次选举是在乌克兰国内局势处于和不能和、战不能战、非常纠结的状况下进行的。
继3月份克里米亚全民公决从乌克兰分离出去后,乌克兰东部俄语居民占多数的卢甘斯克和顿涅兹克两州也在5月15日相继举行了全民公决,也分别宣布成立独立的共和国,并且拒绝参与和承认此次大选,使得乌克兰面临再一次分裂的境地。乌克兰政府试图以武力尽快解决问题,但遭到两地民兵组织的强烈抵抗,局势处于胶着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乌克兰人民对此次大选寄予了急切希望,那就是新总统应该尽快凝聚人心,整合国内政治力量,解决国家分裂问题,处理好与大国的外交关系,扭转经济和民生不断恶化的趋势。而此前不太为人熟悉的波罗申科之所以能够在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正是乌克兰选民认为,他也许是唯一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候选人。
波罗申科从基辅国立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之后开始独立创业,卖过好莱坞电影DVD,开办过小型语言学校,之后开始卖可可豆和开设巧克力工厂。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他已经控制了数个糖果企业,随后组建了乌克兰最大的糖果公司“罗什”集团,这一利润丰厚的帝国为他赢得了“巧克力大王”的绰号。如今,“罗什”集团还占领了俄罗斯三分之一的糖果市场。
现年48岁的波罗申科是乌克兰最富有的人之一,根据《福布斯》公布的信息,他的身家是13亿美元,排名乌克兰第七。
1998年,波罗申科开始进军政坛,被视为“橙色革命”的头号资助者之一。尤先科2004年赢得总统选举之后,波罗申科被任命为国家安全和国防理事会秘书。随着“橙色联盟”很快瓦解,波罗申科也被撤掉了职位。此后,波罗申科担任了乌克兰国家银行理事会主任,直到2009年又被尤先科任命为外交部长。令人惊奇的是,波罗申科政治立场一向亲西方,主张加入欧盟甚至北约,被视为尤先科阵营的一员,但当尤先科的政敌亚努科维奇当选总统之后,波罗申科也接受了亚努科维奇抛过来的“橄榄枝”,出任经济发展部部长。
选民认为,尽管波罗申科政治资历并不深厚,但这一点反而成为他的优势,使得他与以往官场上的那些倾轧和腐败关系不大。而且,波罗申科经营巧克力糖果发家,不像其他寡头那样充斥着各种与政界勾结的“原罪”。波罗申科在尤先科政府和亚努科维奇政府中都出任过部长职务,成为东西部选民都能接受的人物,也许也是西方和俄罗斯能共同接受的最低选择。另外,波罗申科在商业上的成功,也使得选民对于他能够解决经济问题寄予了希望。
2
美欧只给政治支持不给钱
俄罗斯可以对话但有前提
问:从目前来看,西方与俄罗斯对波罗申科的态度如何?俄乌关系是否会有转机?
答:在波罗申科当选后,美欧表示了在政治上对他的坚决支持。在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欧洲时,还没正式就任的波罗申科就应邀出席会晤。6月6日,法国纪念诺曼底战役70周年,波罗申科也被奥朗德总统作为特别客人邀请出席。除了政治上的力挺之外,美国还提供经费和专家,帮助乌克兰整训其士气低落、效能低下的军队。
美欧力挺波罗申科,很大程度上是希望尽快解决乌克兰政府的政治合法性问题。今年2月,美欧支持基辅通过街头示威上台的政权,而俄罗斯则认为通过街头暴力上台的政权不具有合法性,这使得西方在与俄罗斯的博弈中底气不太足。而此次选举尽管按照乌克兰宪法还有一些瑕疵,投票率也不是太高,但基本上解决了政权合法性问题。
虽然美欧的政治支持足够,但在其他方面还没有让波罗申科信心满满的感觉。乌克兰现在最大的问题是经济处于崩溃边缘,如果没有强大的财政支持,任何其他政策都难以为继,而美欧各国由于自身经济状况不佳,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明确的经济援助计划。
当初美国曾宣布给予乌克兰10亿美元的信贷援助,不过这个数额连偿还乌克兰欠俄罗斯的天然气债务都不够。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曾提出100多亿美元的援助计划,但到现在还不知如何筹措。
波罗申科在就职演说中表示,将尽快和欧盟签署联系国协议,并认为是乌克兰很快将加入欧盟的第一步,然而法国外长法比尤斯很快就表示,事情并不那么简单,欧盟还没有做好接纳乌克兰的准备。欧盟现在自身问题重重,如果再接受一个人口仅次于英法德意、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却只有西欧十分之一、而且还处于内战边缘的国家,那就不是一个“烫手山芋”的问题,简直就是怀抱一个“定时炸弹”了。而且,美欧现在虽然支持波罗申科,要求俄罗斯承认总统大选结果并停止对乌东部地区的干预,却基本不再提克里米亚问题,这就使得波罗申科能否实现其就职演说中的目标成为很大问题。
俄罗斯现在对波罗申科的当选采取的是默认态度,普京在诺曼底也与波罗申科进行了短暂对话,但在官方层面没有正式承认。
俄罗斯目前的基本政策可能就是把波罗申科当作可以对话的乌克兰领导人,但前提是乌克兰必须停止在东部地区的军事行动,防止出现更大伤亡,开展与乌东部地区民众的对话,来解决乌克兰未来的民族和解和国家体制问题,也就是乌克兰必须成为一个联邦化的国家,东部俄语居民地区应该享有高度自治权,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利益不能被漠视,至于克里米亚问题就免谈了。
3
两大“东西问题”困扰乌政府
倒向任何一方难保和平稳定
问:波罗申科的主要政策主张是什么?未来乌克兰局势可能如何发展?
答:波罗申科在就职演说中表明了政策导向。首先是坚持乌克兰主权,表示绝不承认克里米亚的易手;其次是希望尽快加入欧盟、向西靠拢;第三是承认乌克兰必须与俄罗斯发展友好关系,非如此不能保障和平;第四是拒绝东部地区的独立或者联邦化要求;第五是许诺清除腐败发展经济。
波罗申科现在面临的恐怕是没有一个新领导人愿意看到的局面。虽然波罗申科是“巧克力大王”,但他能否给乌克兰带来“甜蜜”却难以预料,目前对于波罗申科来说,最根本的还是两个“东西问题”,一个是国内的“东西问题”,一个是国际的“东西问题”。
波罗申科上任后立即走马视察东部地区讨论和解,他提出两个前提,一是东部的民兵组织及其政权是“恐怖组织”,不在对话之列;第二,乌克兰不会实行联邦制。而东部两个“共和国”正把妇孺送往俄罗斯,摆开了和乌克兰军队大干一场的架势,乌克兰西部不少民众也要求新总统能够“快刀斩乱麻”,速战速决解决东部问题。
对新总统而言,显然不能一上任就马上妥协,否则以后只能一退再退。但是如果要以武力解决,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乌克兰军队恐怕没有这个能力。除非美欧国家在经济和武器装备上全力支持,但美欧目前并没有这个意愿,因为这样做必然引起俄罗斯也大举支持东部民兵组织。只要美欧不直接出兵,结果无非是更大规模的内战,仍然无法解决问题。
第二个“东西问题”就是乌克兰如何处理与西方和俄罗斯的关系。乌克兰独立以来,每一次政治动荡的起因都是这个问题。通过这次危机,全世界都明白乌克兰不能通过选择一方,疏远另一方来解决安全和发展问题。但从目前局势来看,新总统面临的仍然是一个不易打开的结。
西方的政治支持不是问题,但是到底能够帮助乌克兰解决多少经济问题不得而知。乌克兰希望俄罗斯放弃干预东部地区使得俄乌双方关系能够正常化,但俄罗斯要求乌克兰先承认俄在乌东部地区的影响和利益,才能证明乌克兰愿意维护乌俄关系的诚意,由此双方陷入了传统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新总统对加入欧盟的热情在乌部分民众中又一次点燃了幻想,以为只要加入欧盟,一切都会变好,生活也马上可以像欧洲一样。对于乌克兰而言,只有找到一条符合自身的发展道路,才能够真正解决国家的前途问题,也才能赢得东西方的尊重,从而为自己赢得一个良好的周边环境。一而再、再而三地以为只要加入某一方,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的幻想只能使得乌克兰陷入周而复始的陷阱。
对于波罗申科而言,不利之处是面临着极其复杂困难的政治局面,但有利之处是他没有太多历史包袱,也不需要对以前的政策和问题负太多责任。如果能够大破大立,以破带立,乌克兰人民能够以超越历史的包容心态迎接未来,乌克兰或许能够柳暗花明又一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