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世界杯即将于巴西的时尚之都揭幕,移民文化早已将这里变成全球美食之城,时下风行的绿色食材又将它变成时髦的饮食风向标。不管你是真球迷还是伪球迷,跟随我们到圣保罗,来一场视觉大餐吧!
我还没去圣保罗,就已认识了圣保罗著名的时尚节目主持人。当时我坐在一辆行驶于亚马逊的大巴上,邻座便是这哥们,他穿着花哨且烧包,一路自拍;当然,我一看也不像本地人。
很快我俩就攀谈起来,当我请他推荐几家馆子时,他压低声音说:“这里是乡下,不能代表巴西。真正时髦的都在圣保罗,包括餐厅,你一定得去。”
劲刮Fusion风
作为整个南美洲、甚至整个南半球最大的城市,圣保罗名副其实是真正的国际大都市。坐落于马尔山悬崖与基也蝶河旁,贯通东南海岸与西方,移民文化是把圣保罗变成风情万种的大都会以及美食之城的关键。
当地人把圣保罗亲热地称为“Sampa”,它由葡萄牙传教士建于1554年,第一批到来的是寻找金矿和钻石的冒险家,然后是咖啡贸易商。
这里原本并不产咖啡,18世纪时因为欧洲人风行喝咖啡,法国人便将咖啡树苗船运到法属圭亚那,之后传入巴西。出人意料,它竟在巴西发扬光大,令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咖啡生产国。
1888年废除奴隶制后,当时急需外国劳动力耕作圣保罗周边的咖啡种植园,于是这里迎来了第一批移民潮,劳工们来自意大利、德国、甚至日本、中国,而后给这座城市带来了匹萨、啤酒、寿司、茶……
当然,人们所说的巴西本地菜,它本身就是葡萄牙、西非和土著食物的结合:各种蔬菜配米饭加炖豆子,奶酪和树薯淀粉做的面包以及鳕鱼片。
圣保罗有数千家经营巴西本地菜和其他口味菜系的餐馆,商业区繁华地段是餐厅的密集地。自助和连锁味美价廉,相当受本地人欢迎,比如随处可见的Churrascaria,提供不同火候的烤肉:牛肉、羊肉、猪肉、鸡肉,还有新鲜水果、蔬菜、沙拉、酒水畅吃畅饮。
中央大市场不但买得到新鲜果蔬鱼肉,更是圣保罗名副其实的美食荟萃地,小餐馆一家挨一家,每天换着花样吃,都吃不过来!
市场有很高的屋顶,散发出复杂的气味,多元文化在这里集中体现:意大利卡拉布里亚香肠、葡萄牙咸鳕鱼、亚马逊土著食用的草药、红色番石榴上、鳄鱼尾肉、棕榈心、水牛奶酪……
巴西炖菜慢慢吃
充满殖民特色的大杂烩,是经典巴西菜中的特色,其实就是黑豆和各种部位的猪肉放在大砂锅里烧,没什么技巧,家家都会做,需要的是耐心和火候。关于吃炖菜也有一句巴西老话:你得慢慢慢慢地吃,就像煮的过程一样慢。
圣保罗的Jardins区,相当于洛杉矶的贝弗利山庄,集中了最时髦的餐厅、最前卫的大厨和最挑剔的食客。传统巴西炖菜在这里也找得到,只是被加入了更多创意。
我说过,圣保罗人喜欢自助餐,这里有家馆子叫A Figueira Rubaiyat,当地人都会推荐,特征是院里有棵一百来年的无花果;人气旺得不得了,炖菜用的食材全部新鲜取自巴西西南部农庄,嫩排、猪脚、猪舌、猪耳朵、猪尾巴、猪鼻、香肠……还有煮了两天的奶油豆子以及烤树薯,再配一杯鸡尾酒——真是饕餮享受!
还有一家餐厅叫Maní,老板很年轻,老板娘更是当过模特儿,因为对美食的爱好,两人遇上。他们用自己的品味,重新诠释巴西炖菜:把煮了几天的黑豆稠汁做成黑珍珠般的小丸子,摆放盘中,配上小块葡萄牙香肠和清爽柑橘,再铺一层油炸羽衣甘蓝丝,既充满南美的性感,又保留了巴西传统炖菜的口味,堪称完美。
看球吃什么
说到世界杯,怎能不提披萨?对圣保罗人来说,一个完美的星期天就是看完足球比赛后,再吃一个美味的披萨!据说每个星期天,全城会卖出100多万份披萨!
吃披萨、看球,必须有冰冻生啤来配,当然,也有人喜欢果汁和卡沙萨酒。巴西盛产热带水果,有些是别的地方根本没见过的,所以果汁五花八门;至于酒,巴西国内起码有四百种,每种都可以直接喝,或者同果汁一起调配成五颜六色的水果鸡尾酒。
最著名的卡沙萨酒是巴西的国酒,是世界五大名酒之一,历史也有五百多年了,整个巴西共有4000多个品牌的卡沙萨酒,每天喝一种,十年都喝不完。
在圣保罗破旧的工人住宅区,人们既期望世界杯能为生活带来转机,又怀疑它会让一切变得更糟。只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大伙对于足球的热爱。他们坐在简陋餐馆的雨棚下边等桌位,边关注电视直播。
大厨正在挥汗如雨,他从父亲手上接过了这家30多年的老馆子,继续用牛蹄汤、炖羊肉、卡沙萨酒以及聒噪的电视直播,把路边变成一场美食与足球的派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