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察
房企“触网”增多
近日,万科与百度的合作成为了业内热议的话题。事实上,万科总裁郁亮在去年下半年就多次带队拜访腾讯、小米、阿里等多家互联网公司,喊出要“拥抱互联网”的口号。
据了解,万科看中的是百度的“定位引擎、大数据、营销工具”。近年来,万科开始发力商业地产,对它而言,百度能为其提供多方位的支持,例如对客流量的分析等。
不仅仅是万科,从去年开始,便有世茂、金地、龙湖、首创等知名房企或与互联网企业合作、或自主开发互联网概念产品。
那么,究竟房企为什么要如此迫切地寻求与互联网公司的“联姻”?
德融地产研究部经理钱宁罗表示,互联网拥有当下房企最需要的客户数据库。社交、电子商务等互联网企业拥有的用户群,对房企而言,可以带来黏着度更高的用户。
“与互联网的合作是未来房企战略扩张的新策略,可以利用目前消费者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利用大数据对消费者各类更深层次需求作挖掘。”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
然而,营销手段也好,大数据优势也罢,这些都是房企“触网”的表面动因,在这背后,房企在房地产市场调整的背景下开始加快寻求多元化发展的布局,才是当下开发商不甘人后纷纷触网的更深层原因。
正如万科集团总裁郁亮所言,精细化、平台化、金融化将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逻辑。万科也在努力用互联网思维改造自身,探索行业的新方向。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高级经理龚敏表示,互联网依靠独有的思维以及营销模式取得的成功有目共睹,这是值得房企借鉴的。“未来行业之路可以说是‘举步艰难’,若想要走得更远、更好,应该借助一些互联网企业先进的思维方式。”龚敏补充道。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轮调整,未来走势并不明朗。房企纷纷“触网”,正是看到了行业目前的瓶颈,并以此寻求转型之路。
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房企加入“触网”大军,地产与互联网的结合或将成为未来房企战略创新的趋势。
或许正如易居控股有限公司执行总裁丁祖昱所言,房地产的运营如果今天没有互联网思维的话,未来很可能会被淘汰。
万科 追求更多附加值
近日,万科与百度确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据悉,未来双方将在万科商用旗下的社区商业、生活广场、购物中心系列业态中,尝试引入百度服务,打造集合“消费者、商户、运营商”的商业生态系统。
[观察]
此次和百度的合作,将为万科的商业产品带来“定位引擎、大数据、营销工具” 三类核心技术。未来,基于移动互联的大数据挖据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将在万科“城市配套服务商”平台上的经济主体消费行为中得到应用。
对于万科来说,利用互联网技术,能够把各类需求都进行串联。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万科和百度的合作也有难题,例如消费信息的收集问题,据了解,百度目前尚未开发“支付”业务,因此可能无法获取消费行为本身的信息,而这正是商业体运营的核心价值。此外,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的高级研究经理龚敏表示,万科与百度的合作瞄准的是产业链上的附加值收益,万科或许正试图从根本的盈利模式上引领房企的转型之路。
绿地 “智慧云平台”有待检验
去年7月,绿地集团启动了绿地智慧城市产业发展中心,标志着绿地集团逐渐向“智慧城市全产业链的整合者”转型,其中就包括搭建智慧城市综合服务增值平台,即一站式全能“智慧云平台”。
[观察]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绿地作为龙头房企之一,涉足电商方面的成本相对比较低,主要是因为其业务比较广泛、业态也比较多。尤其是商业和住宅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联动,利好消费需求的挖掘。
而智慧云平台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各种便捷服务,从而缩减时间、提高效率,如空车位查询和预约、超级中央前台、智能化访客管理等。
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的高级研究经理龚敏表示,智慧云平台只是一个概念,并未最终搭建成型,从目前得知的信息来看,这一功能的确能够对服务起到一定的作用,从某种程度上可以提升绿地写字楼的市场价值。但是,这种理念是否会被消费者接受并买单,还要待投入使用后的市场反应而定。
万达 电商只为“黏”住客户
去年,万达电商“万汇网”悄然上线,其定位为万达广场的智能电子商务平台,业务涵盖百货、美食、影院、KTV等领域。另外,万达还推出了手机客户端,配合万汇网实现多种智能化服务。
[观察]
据了解,万汇网目前并不支持线上实物的购买交易,只提供部分服务的团购和优惠劵的领取及购买服务,更像是万达线下的导购平台。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万达对电商模式虽然涉足较早,但并不是纯线上的电商。该模式主要是希望通过APP“黏”住会员,打通线上与线下,把传统商业地产商的各个消费群体,通过网络进行粘合和串联。
这是一种面向未来的模式,线上线下融合的O2O模式既超越了传统实体零售的管理水平,也超越了传统纯电商平台的技术局限。可以说,万达在互联网领域的探索与尝试已经引领了行业的发展趋势,这或许也会成为其他商业地产企业模仿与转型的方向之一。
招商 作地产界的“海底捞”
今年初,招商地产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的智慧化服务应用平台——“到家网”正式上线。事实上,早在2011年,招商局物业就联手“家e通”公司,先后在深圳的部分住宅项目开展智慧服务试点活动。
[观察]
招商在社区商业电商上的打造力度比较大,也属于涉足电商比较早的房企。
房企竞争日趋白热化,如何通过提高服务将现有的业主资源真正转变为企业的收益,才是当下开发商“触网”战略要面对的问题。而招商地产倡导的“家文化”主张把客户的感受放在第一位,此举可以说是率先突破了“卖大房子”的传统模式,有将服务品牌做成地产界的“海底捞”的趋势,可以说在动作上有先发优势。
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招商地产和传统的各类服务供应商均有比较好的合作历史,所以涉足互联网,在供应商集成上有着相对较大的优势。
世茂 “云服务”初具规模
去年6月,世茂在上海召开了“云服务”计划启动发布会,宣布将 “云服务”模式引入地产领域,联合教育、健康、酒店、消费休闲等多个领域资源,共同启动世茂云服务计划,并宣布将继续跨界整合多领域资源,为业主提供服务。
[观察]
在房地产行业内,强调客户服务的企业不在少数。从去年开始,包括世茂在内的多家大型房企都在社区中融入了“云服务”理念。这样的举措,标志着房地产行业在产品越来越同质化的情况下,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软性服务逐渐开始成为房企创新的主要方向。此外,世茂的消费群体中,高端商务人士比较多,所以利用互联网,能够吻合此类人群快节奏的消费特征。
据悉,世茂“云服务”目前阶段已形成矩阵式格局,涵盖教育云等五大模块。上海中原研究咨询部的高级研究经理龚敏认为,虽然这样的概念非常有吸引力,但是这样的服务理念所耗费的成本也比较高。“云服务”未来究竟如何,相信会是业内关注的焦点,其结果尚需时间来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