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
尽管癌症的发病率在持续攀高,死亡率也居高不下。但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越发认识到“癌症其实只是一种慢性病”。
对于癌症只是慢性病认识的形成,有三个充足的理由:第一,癌症的发生是个缓慢的过程。从早期细胞的蜕变,一直发展到原癌细胞、原位癌,再发展到癌症,出现转移等,最快大概也要五六年时间,一般需要20~30年时间,所以,它是个缓慢的、渐进的发展过程。第二,绝大多数癌症在发展过程中,是走走停停的。条件适宜的话,它会“走”得快一点;条件不太适宜它的话,它会慢下来;甚至,部分癌变细胞会倒回去,回归正常。第三,癌症即使已经发生了,临床已经确诊的癌症,应对措施得当,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自愈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延长寿命,让他以比较高的质量继续活下去的。因此,从这个角度看,患了癌症,不是山崩地裂、世界末日到来,并不像人们想象得那样非常可怕。
还有一个数据可以佐证,研究表明,美国人确诊为癌症后,平均还能活11年!能活11年,考虑到患者大都是上了年纪的,不是慢性病又是什么?再次,尸体研究表明:有些老人因为其他因素死后,尸体解剖中发现有癌症。也就是说,像血管硬化、骨质疏松等一样,可以在生前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体内却存在着癌症,或者说他一直带癌无症状地生存着。这种情况在其他慢性病中也同样可以存在。实验研究发现,若给以合理的治疗,包括调整机体免疫,改善体质等多方面的调整,多数癌症可以相安无事长期生存着,甚至退回到原始的早期状态(甚或癌症会完全消失)。美国有个很有意思的研究,乳腺癌患者没转移的15年生存率可达到87%;有转移,做过手术/化疗等综合积极治疗的,15年生存率仍旧可高达82%!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只能明确说它是种慢性病。因此,众多因素综合在一起,进入新的世纪后,人们逐渐形成一个“共识”:认定癌症只是一种慢性病。甚至包括有了转移的癌症,也可以把它变成慢性病。
防范癌症,比防范炎症方便。其实,人们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考虑,就是从某种意义上说,防范癌症,比防范炎症更重要,也更为方便些,主动些。
谁都知道,近年来,萨斯、禽流感、超级病菌等不断造访人类,这些病的流行,人们防不胜防。因为病毒细菌无处不在,随时可能侵袭你。因此,这种疾病我们能做的只是扎好篱笆,做好公共防疫工作。但谁都心中没底!尽管对肿瘤确切的发病机理,人们梳理得还不特别清晰,但现在已经很明确,癌症是由综合因素所导致的,既有基因问题,更多的是生活方式问题。今天,80%的城市癌症,其发生是和生活方式不当有关,因此,完全可以防范。对于来去无影踪的病毒细菌,个体的你我无法防范。但是对于和自身休戚相关的不良生活方式,人们可以及早采取措施,加以防范!几十年前,人们只是说1/3的癌症可以防范,今天,世界卫生组织明确宣布,50%的癌症可以防范,也就是一半的癌症可以通过防范加以杜绝!可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防范癌症,远比防范炎症来得更为方便些、主动些、有效些。
现已有充分证据表明:癌症的发生就像凑齐了的“同花顺”一样,是多个因素叠加在一起后的恶果。促使癌症发生发展的,既有基因因素,如基因偏差及表达的偏弱、偏强等;又有代谢问题,如饮食过剩、膳食结构不良、或食物被污染等;也有内分泌紊乱;还有心理或个性的偏颇、情绪的异常;更有衰老因素及其细胞克隆的差错等,另外,还包括过分疲劳、免疫/监视能力低下等诸多问题综合在一起。所以,癌症早期的酝酿过程,对个人来说也许不一定意识到,但追溯一下病情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其实往往是诸多因素叠加在一起所造成的效应,到了晚期,才凑成一副“同花顺”牌。因此,防范癌症,我们也强调要从多个环节做起。包括合理饮食,调整代谢,适度体能活动,以及养成平时良好的生活方式、良好的心理行为,摒弃抽烟、喝酒等陋习等等。也就是说,同样要以“同花顺”的方式来阻断癌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