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11、18街坊在启动正式签约期后的60小时达成85%签约生效比例!”日前,正在松江洞泾看房的动迁居民陈先生,突然收到了“川北旧改征收”推送的一条微信,兴奋不已的他立马将这个消息分享给了身边一起看房的邻居。
谣言的“粉碎机”
自从虹口区11、18号地块旧改启动以来,四川北路街道推出的“川北旧改征收”微信公众账号,将工作触角延伸到居民“指尖”,把谣言“粉碎”在萌芽状态。
谣言向来是旧改推进中的“绊脚石”,在“川北旧改征收”微信制作团队们看来,“谣言止于公开”,回应谣言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权威、针对性”地回应谣言,不让其“过夜”。预签约开始时,旧改基地各种谣言也同时开始“井喷”,“晚签约多得利”、“经办人手头藏有新房源”……微信制作团队获知后进行汇总,并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击碎”。
经办人的“好帮手”
对于旧改征收工作人员而言,“川北旧改征收”微信成为了他们工作的“好帮手”。在18号地块,孙树奇是一名“资深”经办人,他告诉记者,通过微信平台上推出的旧改政策的详解,他感到做工作轻松了许多。
“我已经通过微信了解了。”这是孙树奇每次打电话给居民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以往可能费尽口舌居民也不一定相信你,现在有了这个平台,他们对政策了解透彻,工作也更加好做了。”
而遇到一些不会使用微信的老居民,微信的线下产品——征收小报成为他解决问题的又一突破口,权威有针对性地攻破谣言,“居民们自然而然打消疑虑安心签约。”孙树奇说。在18号地块签约率突破85%当天,他组里的签约率已达到了100%,成为该地块第一个“清盘”的工作小组。
居民的“贴心伙伴”
通过儿女手把手地教,不少阿姨妈妈们也学会了使用微信平台。“女儿说我再也不奥特(out)了!”居民李阿姨笑着告诉记者,并展示她女儿专门为她购置的一部大屏幕手机,“我现在不仅学会了发消息,还学会了转发,将旧改现场信息拍照发给人户分离的居民。”
“每天晚上,我们都会期待这个(微信推送)消息。”居民裘阿姨说,这仿佛成为了一种习惯。签约率达到了多少?各处房源周边配套如何?拿货币和拿房有何区别……居民关心的问题都会第一时间在微信平台上找到答案,“每天都能了解第一手的最新情况,我们感到踏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