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取消限购消息一出,沈阳市政府相关部门随即回应称“并未实施所谓的全面取消限购政策”。市场研究人士认为,当下沈阳市场执行的限购政策不仅取消以家庭为单位的购房限制,而且大幅放宽外地人口的购房条件,实质离全面取消限购仅有一纸之隔,揭开了全国性限购取消的帷幕。
部分城市调整政策
“沈阳针对限购政策松绑,是意料之中的事情。”CRIC研究员杨晶晶撰文指出,从沈阳市场本身情况来看,一方面,市场存量攀升,销售压力较大。
据CRIC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沈阳商品住宅存量达到1493万平方米,消化周期为15个月,同比增长58%;另一方面,5月期间,沈阳土地市场颇为冷淡,先有5幅地块出让4幅流拍的现象,后有4宗地块仅1宗成交的类似情况上演,让本已遇冷的市场雪上加霜,可以说,刺激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出台迫在眉睫。
而放眼于全国范围,采取限购松绑政策的不止沈阳一家,早在4月份时,已有部分城市率先试探限购底线。随着时间推移,加之中央层面对这些城市政策调整默许,限购松绑已从4、5月份时单一的划分区域、上调公积金额度,扩大至本市户籍个人可购两套房,非本市户籍仅需交短期养老保险或工作证明即可置业。
难以明显推动市场
“二、三线城市取消限购难以对市场产生明显推动。”杨晶晶指出,同其他限购政策调整的城市一样,沈阳此次松绑限购,无非也是当地政府刺激市场的一种举措,没什么需要特别关注的,且不管当局是否承认沈阳有限购全面取消的报道,这种“救市”策略带来的影响将是有限的。
“此外,我们认为,即使除一线城市外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限购,也很难对总体市场产生明显推动,”杨晶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二线城市中绝大部分城市出台的限购政策并非全市涉及,仅限于部分区域或内环线的限购,如郑州、贵阳等城市,其实施的限购政策本身限制的人群有限,且由于省会作用对省内其他城市具有强大吸附力,刚需类客户一直保持旺盛需求,取消限购对这些城市并没有实际意义,影响甚微。
市场“筑底”尚需时日
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表示,寄希望于未来有“限购取消”等一类大力刺激政策促成市场实现“V”型反转也是很不现实的。
在其看来,5月市场成交也基本处于“地量”,需求继续大幅萎缩的空间也不大了,诸多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量也已与2012年甚至2013年成交最低值旗鼓相当。从“量”的调整来看,已经处于底部区域,但不是说量到了底部了就必须会上升了,可能会在底部区域“盘整”一段时间。
到底什么时候才会跌到“底”?丁祖昱认为,只有出现了“底价”才有可能回升,很难说具体多少价格调整幅度才算是“底价”,只能说一、二线主要城市回落到2012年年底2013年年初的价位,可能会是相对的低价。而这个过程依然需要一定时间,毕竟目前降价的项目、企业只是一部分,大多数企业还在“熬”,要等未来6、7、8月一些新上市项目价格回调到位之后,市场才有可能出现所谓的“筑底成功”。
本报记者 杨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