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2012年6月11日,喀什的气候温煦干爽。在泽普的上海援建的职业高中的建设工地检查的空隙,我与刘国忠都站着,作了简单的攀谈。我是听说了他,带点好奇,更是心怀敬佩地主动约他一见的。我这次因为公务,在泽普不能停留太久,便让人请他到这工地相晤。他从数十公里之外的村子特地赶来了。我颇为内疚,只能与远道而来的其实比我更为忙碌的他,匆匆一聊。而有那么十来分钟,我正与现场人员交谈着,而把他暂时“晾”在一边了。
刘国忠,长得精瘦黝黑,七岁随父母来到泽普,生活了50多年。这个普通的老汉很不简单,他在古勒巴格乡克可洞乡任村支书,一干二十多年,是村民推选他的,六十年岁他想退了,村民却都还挽留他再任一届。这个村绝大部分都是维吾尔族人,只有他与另一农户为汉族。他们和睦相处,视若一家。村子里也从未有人参与过“三股势力”活动,也没有任何信访和刑事或治安事件发生,非法宗教和非法朝觐在这里找不到生存的地方。从他担任村支部书记的十多年,村子贫穷落后的面貌逐步改变。无路到有路,无电到有电,常吃未经处理的苦水,到能喝上洁净甜润的自来水,凝聚了刘国忠多少心血和汗水。村里人均收入也从当初的300元达到了7000元,这是髙于全县平均水平的数字,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了。年初,因为老伴身体多病,他也过了六十,他想卸下这副担子,但村民们舍不得他,依然又是全票推举了他。大伙儿愿意跟着他创业,跟着他继续改善生活。他最终欣然答应了。我问他,他们为何推选你呀。他说他们信任我。我又问,那你又为什么乐意担当呢?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因为我相信他们。”信任和真情是他们的纽带,因此牢不可破。科克墩村地处僻远,当年水过不来,电更与他们无缘,他找了乡里找县里,找了政府找企业,终于把水电的问题都解决了。村民们有什么用地矛盾`,家庭纠纷什么的,也找他出面协调,他是村民们的主心骨呀!
他的几个孩子都长大成人了,有的在泽普任教,有的在叶城公安上班。小孙子也有了。
他大约是民族村庄里唯一的一个汉族人村支书。握着他的粗糙而温暖的人,我感觉他有一种定力。
这总共二十多分钟的时间,这个朴实得像一棵村庄里的老树一样的汉子,在我心里烙印深深,久久难以忘怀。
再次听到刘国忠的大名,是数月之后了。先是获悉他在全国获奖了,不久就在北京和新疆的几大媒体上,读到了关于他的事迹报道,誉他为“最美村官”,他的大名印成泽普灰枣一般大小的字体,位列头版头条。他到北京去领奖了。
我真的为他高兴,也为相关部门的慧眼识人之举大为感叹。眼下太需要这样的典型了,他是新疆人民的“儿子娃娃”,也是全国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他瘦小的身子骨里,有一种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紧迫和需要的,也是真正扎根生活土壤的一颗闪光生长的种子。虽然,刘国忠本人从未自视傲人的闪光体,他只是凭着百姓对他的无限信任,凭着自己的良心、党性,勤勉而扎实地为大家服务着。他以他的老黄牛的耕耘和奉献,去诚挚地面对这一片殷殷的寄托。
他是最基层也是最实在的干部,因此他的事迹是最可信,也最难能可贵的。
“最美村官”!这是多么贴切,又是多么荣光的称谓呀,我在心里为他骄傲!我还想,何时到科克墩村去一下,见见村民们,也与他再好好一聊。我期盼着。
2013年10月24日晚,我才蓦然醒悟,一年多前的唯一一次与刘国忠的见面,竟是永远的唯一了!我先是从喀什当地一位朋友的微信上获悉噩耗的,我连忙打电话给泽普县领导核实。不久得到确切无疑的回复:刘国忠因发生意外不治而亡!我如雷轰顶。这样一个好人,多少人寄予他以期望,而他心里也始终揣着村民们对他的期盼呀。他怎么竟这么遽然地走了?
那些天,网上对刘国忠的悼念也几乎史无前例,有两千多万人次点击,每天还在上升,持续了数月。而且所有的文字无一丝杂音。这是对这位最基层村官的由衷信服和赞叹,也是对这位普通共产党员的最高褒奖!
那一天汽车行驶在乡村公路上。这是一段新铺的沥青路,宽7米多,长约9公里,与村大队部连接处的一端还没砌好。公路两侧,一边是窄窄的水渠,另一边是林地农田。我主动询问刘国忠和科克墩村的事情,随行的当地官员告诉我,这条路就是“最美村官”刘国忠多次呼吁建设的,也是他与老伴驾驶电动车骤遇意外之路。这未免令我长久唏嘘感慨。我知道,科克墩村大部分的村民都住上了抗震安居房,他住的依然简陋破旧,屋子里最昂贵的家具也就一架18英寸电视和一台用久了的老冰箱。很多人劝他改建住房,他说,他要等那5家贫困户搬进了新房,他才会开始改建。那些村民为他长久守灵,为他悲恸万分。
想起两年前曾在泽普与他一聊,其情其景历历在目。他貌不惊人,言语朴实,但全村维吾尔族同胞对他的信任和厚爱,让他的眸子有一种独特的闪亮。完全可以相信,这样一个平凡的人,是具有人格魅力的,他是用自己的热诚和平常而并非惊天动地的一言一行,走进了民族兄弟姐妹的心里。
是的,我已离开西域这片土地了。但三年多的所见所闻令人难忘。这是我生命中的一段可贵经历和至上财富。特别是刘国忠,他的心系百姓,真令我们震撼。我们要与无数共产党员一起,以自己实实在在的行动,将这位民族团结的模范、最美的村官之魂,在祖国大地,发扬光大呀,这是最宝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