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 愿 者 程勇康 吴晓雯 张思瑜
陈紫希 李志杰 董伊人
昨天起,《关于本市进一步加强城市无序设摊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正式实施。《意见》中规定,申城主要道路和景观区域范围内严禁设摊,90个路段及26个景观区域榜上有名。
《意见》实施第一天,效果究竟如何?昨天晚上,记者与志愿者兵分多路,前往其中27条路段实地探访,结果有喜有忧。虽部分主干道情况喜人,然而旁边的支路却成了重灾区,夜排档烧烤摊及流动汽车摊贩则成了乱设摊的主力军。
主干道整治见成效
昨天傍晚,记者来到浦东耀华路,也许是受到台风天气影响,加上天空飘着细雨,整条耀华路上基本看不到无证摊贩。记者在世博园区及周边道路逛了一圈,同样没有看到成规模的无序设摊。
昔日以小摊贩众多而著名的陆家嘴地区,不论是地铁口还是人行天桥上,都未看到摊贩的踪影。据一位环卫工人介绍,陆家嘴曾是摊贩聚集地,地铁站周边还有很多散发小广告的人。自从成立了陆家嘴特保大队后,这里的情况比原先好了许多。
随后,记者和志愿者又来到同济路、新华路、华山路、长寿路、万航渡路、中原路等多条城市主干道路,均未看见成片的乱设摊现象。
虽然部分主干道情况喜人,但一些摊贩则选择将阵地转移到附近的支路上。昨天下午5时,记者和志愿者来到逸仙路,虽然主干道上并不见大规模设摊,但在安汾路支路附近,却存在马路集市。卖菜、卖水果、卖衣服、贴膜……延绵300多米,路边十分拥挤,中间一段三岔路口就挤着8个摊位,中间不断有行人、车辆过路,水泄不通。
夜排档成扰民主角
昨晚,记者走访多个路段,发现扰民最严重的就是夜排档和烧烤摊。晚上8时,记者来到平凉路。临青路口,四个夜排档牢牢占据着马路西南角的人行道。定海路口,三个夜排档同样生意火爆,7张小方桌直接放到了马路上,喧哗嘈杂声不绝于耳。此外,波阳路、眉州路、渭南路、许昌路口都有“黑暗料理”的踪影。
另一路记者来到浦东南路浦三路附近,两家相邻的夜排档将大红色的尖顶帐篷撑在人行道上,底下坐满了吃着烧烤和小龙虾的食客,附近的人行道全部被阻塞,一些桌椅甚至被摆上了马路。附近有多个居民小区,不少居民向记者反映,这几个做烧烤的夜排档天天晚上营业至凌晨,不仅吵闹,还有油烟,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不过,晚上8时30分,当记者再次路过该路口时,发现已有多名城管队员站在马路上,责令摊主将桌椅和帐篷全部收起来。此刻,先前的一批食客也只剩下零星的几个。记者又驱车在浦东南路上来回驶了几遍,发现昔日猖獗的夜排档和烧烤摊昨夜突然“收敛”了,一些并未出摊,还有一些躲在了主干道旁边的小马路里。
晚上10时30分,记者在海宁路1158号门口看到,这里的大排档座无虚席。这家排档的厨房藏身于石库门底楼,30几张桌椅摆在人行道上,颇为壮观。夜深人静,此处却人声鼎沸,嘈杂万分,周围居民根本没法休息,人行道上也全是斑斑油迹。摊主告诉记者,他们每天下午4时就开门直到深夜1时。
汽车摊贩监管困难
昨晚8时多,记者在浦东南路浦三路的东南角人行道上,看到一辆银色面包车,车厢后盖打开,里面没有座位,却堆满了西瓜。一名小贩将电子秤、桌椅摆了出来,等候市民光顾。此时,对面夜排档突然来了几名城管队员,小贩见势,立刻将电子秤搬上车,坐进驾驶室,一溜烟开走了。
在控江路打虎山路附近,记者同样发现多家“移动商店”,两辆面包车、一辆小卡车,成了“水果大卖场”,葡萄、苹果、梨、西瓜等水果堆在车上。此外,几辆摩托车借着后座小小的空间做起了盗版唱片的生意,外接喇叭里循环播放着“小苹果”“套马的汉子”等动感“神曲”,打破了夜的宁静。
相比其他摊贩,流动汽车摊贩更让市民厌恶,“车身那么大,往路上一堵,根本不能走路。”然而,此类流动汽车摊贩存在监管难点,若其在人行道上摆出地摊经营,则城管能管,若其关上车门拒不承认设摊,却只能以乱停车来“治罪”,归交警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