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西沙群岛上,住岛渔民的生活变好了。
以前,渔民们只能眼巴巴地等过路渔船带来“海南水”,等着“天落水”,现在他们可以尽情享用淡化海水;以前,岛礁周边水浅,渔船进出全要看潮水“脸色”,现在挖了航道,随时能进出岛礁;岛上的渔民大多来自海南谭门、长坡等地,过去想回家要等过路渔船,现在开通了航班,回家的时间有把握了。
生活上的屏障少了,心自由了,在岛上安家的心也就有了。安家在西沙,有着特殊的意义,这是在保卫祖国,渔民们现在都明白。
这一切改变,来自政权、特别是基层政权的建立。三沙市各个岛礁的基层政权,完全是白手起家,从一草一木、一砖一瓦搭建起来。
初上岛一切皆无
7月22日下午,永乐群岛中的甘泉岛居委会挂牌,岛上12名渔民有了自己的基层政权组织和选举出来的居委会主任。它的成立标志着永乐群岛所辖5个岛礁基层政权全覆盖。
簇新的铜牌挂在一间低矮的板房外,它的条件,和一年前西沙群岛第一个基层政权——三沙市永乐工委、管委会成立时差不多。
“2013年7月16日,我和搭班的同事陈奕奋第一次登上永乐群岛的主岛晋卿岛,那时候岛上什么都没有,第一晚我们是在海边睡的。”永乐工委主任蒋维权回忆。他今年47岁,是部队转业干部,任永乐工委主任前在三沙市委工作。
“上岛时,有我们2个工委的人,边防3个人,还有2台发电机、活动板房材料、海水淡化设备。”蒋维权说。下午1点多,他们从永兴岛出发, 4点半左右抵达晋卿岛。由于礁盘浅,船不能近岛,只能用竹筏和人力把设备转运到岛上。岛上20多个民工和蒋维权等5个人一起,像蚂蚁搬家一样,把这些东西一点点拉上岸。
等他们卸完货,已是晚上8时30分,渔民早睡了,他们没地方睡觉,只好将建板房用的板材架在水泥堆上,搭成一个简易棚,躺在沙滩上就睡。这一晚,不仅没饭吃,连水都没得喝。但人太累,躺下去就睡着了。半夜10时许,突然刮风下雨,一阵狂风将顶棚吹跑,5个人淋得浑身湿透。
2013年7月22日,永乐工委挂牌成立。成立时,办公的房屋还没完全建好。等7月30日,房建好了,床和桌子还没有,他们又自力更生,用建房剩下的材料歪七扭八地钉了几张床和办公桌。1个月后,床、桌和必须的生活用品才逐步上岛。
5个大男人操持一个家,什么事都得亲力亲为,自己发电、制水、巡海、做饭,还要跑渔场,比渔民不知辛苦多少倍。
台风“蝴蝶”来袭
“9月底,遇到一桩大事,台风‘蝴蝶’。”提起9月29日的“蝴蝶”,蒋维权还有些后怕。
台风到来之前,永乐工委接到成立以来第一起海上求助。一艘往海口赶的渔船在浪花礁触礁,船舱漏水。听说晋卿岛上刚成立了工委,就把船开过来求助。船上一共20人,蒋维权安排他们住在渔民家,吃的由工委提供。
“蝴蝶”从上午10时一直肆虐到下午5时,风力最大时达到16.7级。
“板房的墙壁来回摆动,2点左右,风力最大,我们的房子不行了。”蒋维权住的房间在风口,先是吊顶塌下来,接着是房间,随后桌子、柜子像玩具一样被吹出十几米远。
蒋维权和同事提着包、抱着被子往外逃,没走两步就全被狂风吹倒,包和被子瞬间不知去向。两个人拼尽全力躲到山墙边的一间办公室里,没几分钟,3个边防战士也跑了进来。30分钟后,除了他们栖身的房间和一间厕所外,其余7个房间全都没了。
装物资的仓库也被吹得无影无踪,物资散落得到处都是。平静的台风眼到来时,风停了。“但只有1个小时,宝贵的1小时。”蒋维权抓紧时间,组织渔民抢物资。幸好岛上有个养鱼的公司有两台大冰箱,每台有8平方米左右,能把需要冷藏的食物全塞进去。
这天深夜,听说有一艘台商的船在附近沉没,两艘船搁浅,蒋维权担心万一有人需要施救,又带着渔民冒着生命危险,开始巡海。
他找来赵胜彪、符忠灿、符小明等十几个渔民,5人一组,组成3个小组。当时风力虽然比白天弱了一些,但仍然有13级,一不小心还是会被风吹倒。于是,巡海队员们把绳子捆在腰上,将人一个个串起来,打着手电顶着风,艰难地在海边巡逻了整整一个晚上。
重建从没这么快
“第二天上午9点左右,我们就组织小渔船——当时还没有冲锋艇,请经验丰富的老渔民赵胜彪去救搁浅的两艘船上的人。”蒋维权说道,当时浪高4米,浪高的时候,小渔船比搁浅的渔船都高,而大部分时间,小渔船都被高高的浪挡在背后,完全不见踪影。
花了4个小时,才将两条船上共25个人救回来,安置在刚搭好的3间板房里。这边甫定,蒋维权又接到市里指示,前去巡海。蒋带上3名边防战士,10个渔民,开着渔船巡逻到晚上7时30分,船上照明设备没了电,才撤回岛上。巡海持续到台风后第7天,期间发现了两具尸体。鸭公岛的鸭公居委会在巡海时,救回广东一条渔船,船上有1名渔民。
岛上只储备了5个人一个月的口粮,一下子多了45张嘴,粮食立刻捉襟见肘。“大米还勉强够吃,菜就是象征性地发一点。”蒋维权说,大家撑了9天,才等到补给船。
三沙市的救助物资陆续送到,大米、油、肉和蔬菜也都由工委分送到各个岛上的渔民手中,工委开始帮助渔民重建家园。这场几十年不遇的台风,将渔民本来就破旧脆弱的棚屋破坏殆尽。三沙市投入400万元,帮助渔民们重建家园,不到1个月时间,95%的房屋已经恢复完好。“渔民说,以前遭受台风侵袭,重建从来没这么快过。”
蒋维权说,一场台风,让他们与渔民的感情加深了许多。特别是刚来2个月,交通也不方便,还没去过其他几个岛。台风后送物资、组织重建,就和大家熟悉起来,慢慢有了情谊。
重建后,市里给工委配了两艘橡皮艇,这解决了大问题。主权维护、巡逻执法、到各居委会了解渔民生产生活状况,都有了着落。工委工作人员开始每周到各个居委会巡视,每次去之前,都要先打个电话问一下有什么需要的,顺便给带过去。每周1-2次的巡逻执法也开展起来。
淡水和电进渔家
工委的工作进入正轨后,开始着手改善各岛的民生。永乐工委管辖5个岛,其中晋卿岛有65户86人,银屿岛13户22人,鸭公岛53户85人;羚羊岛54户76人,甘泉岛8户12人。
绝大多数渔民来自海南谭门和长坡,自古以来他们就有到西沙、南沙捕鱼,在岛上居住的习惯。但岛上生活条件非常差。羚羊岛居委会主任黄耀坚今年43岁,在岛上已经住了23年。他说,对岛上生活影响最大的是缺淡水。
渔民们使用的生活淡水,都是从谭门到西沙和南沙打鱼的船带来的,叫“海南水”,一次带来七八十吨。有时候船1个月左右才来一次,碰上坏天气,很久都过不来。鸭公居委会主任叶兴彬说,洗碗、洗菜,特别是洗衣服,都是用海水,最后用淡水冲一下。洗澡也只能用海水。水存得时间久了,难免变质,不煮熟了都不敢喝。下雨时,渔民最开心,纷纷拿出大油桶去接水,这叫“天落水”,但只能用来洗澡洗菜。
现在,三沙市给每个居委都配了海水淡化装置,一套淡水设备一天制的水能满足80个人生活使用。淡水管道一直接到每户渔民家里,渔民只要拧开水龙头,美味的淡水就“哗哗”地流出来,煮饭、洗澡、洗衣再无烦恼。
“有淡水吃,我们就愿意在这里常住了。”63岁的叶兴彬说。
一套淡水装置价格不菲,一个海水淡化器就是45万元,还要配2台发电机,一台7万元,安放设备的一只集装箱价格10万元,总共是69万元。
以前,岛上只有小型发电机或太阳能发电设备,仅能供晚上短时间照明使用。现在,每个居委会都配了大功率发电机,又装上了有线电视,渔民们迫不及待地买来了冰箱和电视机,能吃上冰鲜的鱼,再也不用只嚼腌鱼了,晚上看着中央电视台的节目,生活也丰富多彩起来。
(下转A10版) (上接A9版)
航道开通便利多
三沙市委书记、市长肖杰说,岛礁上的交通是第一位的,没有交通,什么也改善不了。困扰渔民的一大问题,便是出岛的交通。西沙岛礁礁盘浅,退潮时渔民的小渔船无法进出,多年来,渔民外出打鱼深受其困。
黄耀坚说,出海和回来,都只能等涨潮时。“早上想早点出海,碰巧退潮了,只能等上半天,等涨潮了再出去;回来时如果不巧是退潮,就只好把船抛在外面,人走回岛上,等涨潮时,再搭别人的船出去,把船开回来。”
今年2月,永乐工委组织各岛渔民做了一项大工程:开挖航道。
“大年初一开的工委工作会议,讨论一年的工作计划,大家异口同声地提出这个问题,那就立即办。”蒋维权说。
买钢钎、买柴油、买转机,还有打礁盘用的螺旋桨。4月25日开工,到6月初,5个岛4100米的航道全部开通。渔民们积极性特别高,干活的时候,从居委会主任到居民,一个不落地全参加。早上6时30分上工,中午11时30分收工;下午4时上工,下午7时收工。除了太阳特别毒的时候,渔民们都在水里干活。挖航道的办法,一是用螺旋桨吹,将沙石和死掉的珊瑚石吹掉,通常是几条渔船并排着开动螺旋桨。吹不掉的用转机和钢钎打掉,再用人力将打下来的石块搬移。渔民水性好,潜到水里去,把石头搬出来放到船上,运到深海里扔掉。
“算算挖掉的土石方,拿晋卿岛来说,这里的航道最长,有1800米,深1.5米,宽5米。”蒋维权算着,颇有成就感。这条航道能供渔民们常用的1.8米宽的小渔船随时进出,考虑到方便,特地挖到5米宽,是条“双向二船道”的航道。
出海自由了,渔民的心也自由了。
心定了想留岛了
有了基层政权,海岛离家越来越“近”了。
渔民每年要往返于谭门和岛上多次,但受交通影响,只能搭过往船只。现在永乐工委租了一条船,每月往返于谭门和永乐群岛。这个定期航班,将他们的海岛与家连在了一起。
现在,岛上正在“绿化”,将原来只有碎石沙砾的“白岛”变成绿树成荫的绿岛。在岛礁上种树,虽然比在陆地上种难上好几倍,但有了绿色,就有了生机。各个居委会还配了图书、卡拉OK等文化设施。虽然比谭门的生活条件还有差距,但已经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渔民的心,比以前安定多了。
63岁的叶兴彬说:“现在对岛上更留恋了,今后再发展农家乐,经济更好了,就想留在岛上不回去了。”
在工委和居委会的组织下,渔民们定时巡海,从此以后,就很少见到越南渔船靠近。一年来,一共发现并驱逐过4次越南渔船。去年11月,永乐工委配了一艘执法船,今年渔政又建了执法站,2名穿制服的执法人员出海巡逻,越南渔船更加不敢造次,偶尔侵入,也会乖乖地接受执法人员检查,按规定退出我国领海12海里之外。
安家就是卫国,渔民们现在懂得这句话的意义,知道常住岛上也是在为国家做贡献。“想到这,心里就有种自豪感。”黄耀坚说。
下一步,永乐工委还将增加一条400吨的综合执法补给船,增加工作人员;将各个岛礁从海边沙滩到居委会的道路硬化;在岛上建环岛路,修居委会办公楼和居民楼,在各岛礁修浮式码头,便于上下船。未来的规划中,更有万吨级码头和综合补给基地。
永乐工委只是三沙市多个基层政权中的一个,这主权建设“最后一公里”牢牢地扎根海岛,有力地稳固着中国海疆,建设着我国的海上领土。未来的海疆,将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