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8月8日 全民健身日~~~
8月8日 全民健身日~~~
     
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8月8日 全民健身日
今天是个好日子
华心怡
■ 今天上午,市民正在接受体育技能培训 本报记者 周国强 实习生 高宇辰 摄
老年人精神了 ■ 66岁的沈老伯练成“单臂转扯铃”的绝活 种楠摄
中年人康健了 ■ 白领们在过道上用呼拉圈健身 本报记者 周国强 摄
青年人强壮了 ■ 学生们在操场上跳绳 本报记者 胡晓芒 摄
  8月8日是个好日子。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中国全景风貌和中国体育风采向全世界精彩呈现。

  2014年8月8日,全国第六个全民健身日启动。老年人精神了,中年人康健了,青年人强壮了,老老少少在锻炼中感受幸福生活。

  六年,中国体育在试图转型中走过。竞技场上的金牌,若不能换来普通国民的健康体魄,意义何在?跨越十年、连续两次蝉联国民体质全国第一的上海人,从未停下过强身健体的步子。在这座城市里,全民健身,每天都是8月8日。

  以“我”为主

  比赛项目老百姓说了算

  都说上海人是幸福的。这里,不仅有市民体育大联赛贯穿一年始终,更有国际一流赛事开阔体育视野。最新的福利又来了。从明年开始,市体育局将推出“我的运动我做主”,市民体育大联赛的比赛项目全由普通老百姓说了算。

  今年体育大联赛共有38个项目,明年计划扩容至50项。通过网络投票,以及在全市1600个体育彩票销售网点发放50万张选票的方式,市民可以自己选出心仪的比赛项目。投票者,还会获得一定的参与奖励。“市民大联赛归根结底就是市民的。这样做能够最彻底地让大家参与到这个老百姓的节日中来。”市体育局局长李毓毅表示,“民意”是全民健身工作最重要的指导。

  想锻炼,但摸不到门道?没关系,只要一颗向往健康的心,就能够找到“组织”。整个上海共有17个运动技能免费培训点,去年有近20万市民前来学习。通过技术性的培训,让老百姓掌握一门健身技能,并爱上这项运动。李毓毅强调:“终身体育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一项运动,跟随你一辈子,也让你一辈子受惠。”

  面向大众

  全民健身不等于广场舞

  提到全民健身,很多人想起了大妈,想起了广场舞。其实,全民健身应该覆盖的是男女老少。无论年纪和性别,整个社会的人口组成都该成为群体中的一分子。

  “现在,我们有两个群体是需要做更多工作的,一是上班族,二是在校学生。”市体育局副局长赵光圣说。十八大报告中写入了“重视体育课,重视课外体育锻炼”。在前几年的青少年体质监测中,得到了不少让人担忧的数字。没有强健的体魄,建设祖国只是空谈。

  而关于白领们健身难的问题,已得到重视。市体育局与市级机关、总工会等合作,积极推进楼宇体育的建设。在南京东路的高档写字楼里,以百姓健身房为基础的白领健康俱乐部受到了不少办公室一族的欢迎。这里有器械练习,有乒乓球和桌球,硬件很硬,软服务同样到位。专业的健身教练给予锻炼者个性化的指导,所有运动器械由政府扶持,健身俱乐部则负责管理运营。而只需360元一张的年卡,格外亲民。

  大妈们的广场舞虽是一道风景。然而只有不分年龄,不问性别的全民健身共同参与,才能真正打造美丽上海。

  科学指导

  质量有保障还能得处方

  全民健身,拒绝“野路子”。印象中,很多人都是锻炼中的“独行侠”,自己摸索,自己提高,有时,还会自己“闪了腰”。如何将全民健身的功效最大化,请找身边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去年5月开始,市体育局推广“社区健身指导员”模式。如今全市已有4万余名持证上岗的“市民教练”。指导员的身份得来不易。他们拥有国家专业资格证书,并分为三个等级。今年六月市体育局还特别对他们进行等级培训,专项培训。以长宁区为例,还特别将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师列为培训队伍。指导员并不是终身制,每过几年就需要重新考试。此外,刘翔等体育明星也是拥有证书的指导员。“他们是市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引领者,所以这支队伍的建设一定要重视。”李毓毅介绍,未来,上海的全民健身将把科学检测和科学指导结合起来,给不同年龄段的人开“运动处方”。

  全民健身,面向全民。不久前上海市副市长赵雯在广播电台中与市民交流,有盲人足球爱好者透露自己的苦恼。挂上电话后的第三天,一只盲人足球便送到了他的手中。对于身有残疾的群体,也会有专人给予健身指导。“培养所有人的健身兴趣,让所有参与锻炼的人能够看到身体状态上的实在收获。”体育局是所有市民的健身后盾。

  2013年,上海新建了71条健身步道,28个百姓健身房,超额完成了上海市政府实事项目计划的建设要求;并且新建了8家百姓游泳池和5个区级体质监测中心,进一步完善了公共体育设施的布局。今年,上海还将新建60条百姓健身步道、20个百姓健身房和4个区级市民体质监测中心。爱运动,走出家门口就能动。爱锻炼,找到指导员就能练。全民健身,收获自己的幸福。

  本报记者 华心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2014夏令热线特约报道
   第A05版:2014夏令热线特别报道
   第A06版:焦点
   第A07版:焦点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新民资讯
   第A11版:专版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专版
   第A15版:文娱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体育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夜光杯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阅读/连载
   第A24版:财经新闻
   第A25版:财经新闻
   第A26版:申城社区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广告
   第A30版:新民法谭
   第A31版:新民法谭
   第A32版:新民法谭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自贸之窗
   第B04版:金融天地/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0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
   第B08版:家装之窗
   第B09版:家装之窗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2版:聪明消费/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14版:网上网下/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今天是个好日子
“健身让我都不认识医生”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8今天是个好日子 2014-08-08 2 2014年08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