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调查显示,尽管安倍支持率有所下降,但仍有近半数民众支持他。在政坛浸淫多年的滨田认为,这是因为民众对民主党执政时代的失望情绪在作祟。“他们觉得,自民党至少比民主党强。”但滨田补充说,这种支持并不积极,“如有更具说服力、沟通能力更强的势力登场,安倍一定会下台。”
他分析说,安倍也对形势有清晰的认识。为保全自己,他会在下半年至明年将可能遭日本民众强烈反对的议题延期,以期在明年地方选举中有所斩获。不过,滨田对此表示怀疑。他指出,安倍政权开出的一系列空头支票远未兑现,“福岛核污染仍未能拿出有效解决方案,民众对增加消费税的反对声没有降低……”滨田认为,这些问题都涉及特定的民众的利益,综合起来是一支力量不小的反对力量。
谈及中日关系,滨田认为,日本确有一部分媒体和学者在民众中煽动对华强硬论。“‘中国威胁论’在日本有一定的市场。但多数日本国民都希望,不仅和中国,还要和世界各国加强友好信任关系。”他表示,无论是钓鱼岛还是知识产权等问题,“都需公允的情报分析与冷静的判断”。
至于安倍表示顾及中方感受而不在8月15日参拜靖国神社,并希望在APEC峰会上实现日中首脑会谈,滨田却认为此举是故作姿态,言下之意是“如会谈未能举行,那责任便在别人,安倍是想以此博得国民及盟友的同情……或许更是与中国对抗未占上风而表现出来的不自信吧。”
“炮轰”安倍之后,滨田话锋一转,讲出了他认为代表许多日本人想法的观点:“‘以史为鉴’是正确的,但是不是更应重视‘共创未来’?”他举例说,如今在华的日企共雇用了近2000万名中国员工,“算上他们的亲属、朋友、熟人,应该不下1亿中国人……而在日本,致力于中日亲善的普通人也不少。他们都可以成为中日沟通的桥梁。”滨田表示,中日两国间仍有无限的合作可能性,中日两国政府应当倍加珍惜这些日中友好的“草根同志”,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从携手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诸如环境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开始,在合作中增进了解与沟通,继而建立互信,这样两个邻居才能真正地和睦相处。 特约撰稿人 邵勇